在被服廠車間辦公室裏,車間主任胡蘭和唐氏企業的特別商業調查部門的部長蔡琰,都在等待著唐玖思考被服廠擴建的事宜。如今的被服廠已近不是之前那個小型的作坊式生產了,現在的被服廠包括布料整理車間、初級布料加工車間、製衣車間、成品檢驗車間,配飾車間,包裝運輸車間在內,已經達到了六百多人的生產規模。
按被服廠一個月的生產產量五萬多件的規模來計算,唐玖的被服廠光是在歐洲戰爭上就賺到了一筆不小的戰爭財,占據了歐洲戰場軍服市場一塊不小的份額。但歐洲戰場也有結束的時候,唐玖現在在考慮的是被服廠的轉型生產也擴建的問題。
“胡蘭主任,如果我們現在上馬一款新式的服裝,你們被服廠最快需要多久能夠形成規模化生產?”唐玖明白,靠戰爭發財這不是長久之計,自己也不可能永遠的為歐洲戰場提供軍服被子,所以必須要為被服廠的持久生產提前打好布局。工人們要提前適應從軍用被服的生產轉回到民用被服的生產上來。
車間主任胡蘭沉思了一會,說道:“如果不是款式十分複雜的服裝的話,我想我們的員工能在半個月以內適應生產,一個多月左右的實間就能形成規模化生產。如果同樣需要和軍用被服一樣搭配上從廣州運來的配飾的話,我們形成規模化的時間肯能會晚一點。”
唐玖點點頭,拿出來一疊圖紙給胡蘭,讓她好好看看。這份圖紙是唐玖從夢想製造機裏頭抄錄下來的簡單的服裝生產加工圖紙。
“胡主任,你看看這張款式的衣服和褲子,加工難度大嗎?”
胡蘭認真的看著那幾張圖紙,隻見第一章圖紙上畫著一件上衣,這件上衣的下擺上有兩個口袋,衣服沒有任何的裝飾配件,整件衣服采鐵紐扣。從樣式來看與胡蘭他們現在生產的軍用被服之前的區別並不大,很好生產。隨後的幾張圖紙畫的分別是:鴨舌帽和褲子,款式都十分簡單,並不複雜,隻是和現在的民國主流服裝有很大的差異,胡蘭倒覺得這些衣服反倒與新來的那幾個洋人技工身上所穿的衣服很類似。
“唐經理,這幾張圖紙我看了,我覺得這幾樣衣服褲子的款式都很簡單,並不複雜,如果讓我們被服廠馬上上馬的話,問題不大,很快就能形成規模化生產。”
“那麼如果現在就上馬這種新式牛仔衣服和褲子的話,你們被服廠需要多少人手才能形成像軍用被服一樣的產量?”唐玖點頭問道。因為這種牛仔衣服和褲子在西方已經流行開來,而華夏現在還在流行穿旗袍和中山裝,所以說現在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牛仔衣褲不僅質量可靠,而且還耐穿,款式也好看,很適合現在的華夏市場,因為針對現在華夏的人來說,他們很貧窮所以對於衣服的要求沒有那些富人要求那麼高,他們對於衣服的要求是要做到實用耐穿。所以自己推出這款牛仔衣褲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保證自己的收益。
“唐經理,如果再招多一百多個工人就可以保證新式衣褲的生產規模達到軍用被服的生產規模。”胡蘭說道。
“恩,那好,那就這樣,先招募一百個工人進行培訓讓他們適應被服廠的生產,以後的招人等到這新式衣褲上馬後,看看產量再說,至於機器方麵不用擔心,再有個半個多月左右就會從廣州運過來,布料的話我已經和劉老板說好了,他會盡快擴大生產規模。
至於新式衣褲,盡量做到簡單耐穿,做出的第一批成衣要第一時間發放給礦山工人、施工隊、水電工人和機械廠的工人技師使用,對於他們穿試後提出的意見,你們要進行采集,根據建議再對服裝進行改進。”
“好的,唐經理,你放心吧,我們會及時進行跟進收集建議的。”
餘田村是個小山村,自從唐玖來到了這裏創辦了工廠後,很多百姓的收入都提高了。以前他們根本不敢保證自己能經常吃上白米飯,吃上豬肉,現在他們都可以吃得到,而且還是經常吃。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唐玖的功勞。
李虹的老公趙寶寶是唐氏企業運輸隊的一民車夫,在唐氏企業負責運輸這一塊,而李虹則是被服廠的女工。兩人的收入都很高,自己的孩子也都放在技術學校裏讀書,一家人都深深的印上了唐氏企業的烙印。今天是李虹的父親六十大壽,為了趕回去給父親賀壽,兩夫妻早早的請了假,帶著孩子,提著從鐵爐村買的大塊豬肉和一瓶二鍋頭往下衝村趕。這是他們第一次買這麼多東西回家看自己的父親,往常父親過壽都是一碗清湯掛麵,沒想到今年,自己卻有錢給自己的父親買這麼多東西賀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