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瞥了他一眼,然後淡然開口道:“無妨,人家這樣的人物,你認為真的會跟你計較?我也不騙你,咱倆心知肚明,這家夥,喜怒無常,硬是能救活一個“休克”那麼久的人,你感覺怎麼樣?是覺得很厲害很想巴結嗎?我不是,我覺得可怕,這樣的人,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殺人救人全憑心意,你我這樣的,人家一開始未必就看在眼裏好在你沒做一些蠢事,不然,真的會在人間蒸發掉,記住了,不管你在什麼位置,謹小慎微,不要出格,終歸隻會對自己有好處!”
“那小師父提的條件會不會是別有深意?”教導主任認真的履行著職責的分析道。
“不會。這樣的人,在乎的,未必和我們這些俗人一樣,這也是其不同之處,要啥就給啥,保住了你我的小小烏紗,我們知道感恩就行了。”
“是是是,校長。”教導主任忙忙應承道。
我一路朝著校長辦公室尋去,走到門口,那虯髯大漢已經在坐著等我了。
“楊逆耳,能把來龍去脈跟我好好講講嗎?”
“行,不過你相信嗎?不符常理的話和事。”
“我就是吃這口飯的,你盡管講便是。”
“行。”
待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完,和稍稍把我的一些信息給簡略之後。我盯著他不再說話。
“你是說希?它自稱為希?”虯髯大漢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麵色蒼白的問道。
“沒錯。”我麵無表情的答道。“我對這些還不太懂,還有,你嘴角抽搐什麼?”
“希……”虯髯大漢仍然不覺自己的嘴角已經微微抽搐了。
大漢見我盯著他,鎮了鎮心神,看我的眼神就更加耐人尋味了,之前是猜測和平視,現在的他對我有些忌憚,我能看的出來。
“你就跟我講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漢子光顧著表演,搞得我都有點不耐煩了啊。
於是大漢不再猶豫,開始對我解釋起來。
他沉聲說道:“在《聊齋誌異》章阿端中:“如是年餘,女忽病,瞀悶懊,恍惚如見鬼狀。妻撫之曰:“此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之畏鬼也。”大義是說鬼端娘因為聻生病,而就像我們人會因為鬼而生病一樣,而希,則是比這個聻還要高級的存在!
“能不能說點能聽懂的?我聽不太懂!”我無語的看著他。
他那眼神分明是對我大學生的身份有了質疑,我繼續給了他一個白眼。
他才繼續說了起來。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傳說鬼死為聻,那麼聻死後是什麼?據《幽冥錄》記載:“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這裏的希夷兩字曾多次出現在道教典籍中,如《道德經》就曾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傳說中坑了宋太祖華山的陳摶老祖的號就是希夷先生。
據河上公注解的《道德經》中所說我們可以知道:“無色曰夷,無聲曰希。”這裏說的色不是好色,和佛家所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色是一個色,意思是外形。沒有外形曰夷,沒有聲音曰希。也就是說聻會逐漸失去外形,再往後連聲音也沒有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什麼曆史上死過那麼多人,地獄沒有被塞滿的問題,也可以知道古人為何如此堅持祭祀祖先。鬼沒有得到香火祭祀後會先變成孤魂野鬼,孤魂野鬼會四處尋找香火,等香火不足以維持形體後,就會攻擊其他的鬼魂,所以古人傳說鬼怕聻,聻字也被視為可以辟邪的字。等香火祭祀不能完全不能維持後,聻就會失去形體,慢慢的連聲音都沒有了,徹底化為虛無。”
“意思是這東西,這東西嘴裏的掉下來的都是人的鬼魂?”我瞪大眼睛問道。
“如果它真的是,那麼你猜想的狀況八九不離十了。”虯髯大漢捏著下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