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五每去海底,一個是感恩,一個是練拳,再一個是看大家夥的鱗甲有沒有發生變化。
不腐壞就讓大鱷魚在海底長久待著,賺錢目標定為礦石和海底植物。
目前隻能是這兩樣,以他修為遇見凶猛海獸,唯一可能是被吃掉。
修行不是神話故事,不是隨便拿根草就是寶貝,要有前輩去探索去發現去實驗,總結並流傳出來。
這些東西就是書籍,潘五抓緊一切時間看書,什麼書都看,在其中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
正看著書,陳劍又來了,輕敲下桌麵,轉身出去。
潘五馬上跟上。
在外麵走廊,陳劍問:“中午沒去食堂,為什麼?”
潘五:“早上買的饅頭還沒吃。”
陳劍心底一聲歎息。
開學不到十,這個帶著全城第一光環的學生出乎所有人意料來到海陵第三學院,來到他的班級,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看書。
這是第一啊,尤其武技滿分,是大都武院都要錄取的學生,卻是來到他的班級,肯定要多加關注。
這一關注,讓他有了造化弄人的感覺。
他認為潘五沒去大都上學,唯一原因是窮。
這些一直觀察潘五,也是詢問過潘五家世,眼看著這麼好的學生每都是吃饅頭努力學習……
他想跟潘五認真談一次話,從他的角度來,想盡力幫助這孩子少走彎路,盡量快的修行有成。
推薦食堂幫工不去,那麼藥園幫工呢?學院有很多藥園,每年都招學生看顧,管吃管住有錢拿;或是去給學院煉器師幫工,同樣有錢拿,能學到東西。
於是就問了,可潘五不去,還是想多看書。
學生的正途是修行,修為決定一切。既然不願意幫工,陳劍問出關鍵問題,也是這次談話的主要目的:“過幾評測考試,準備好了麼?”
什麼是評測考試,直接就是定級,確定學生的修為等級。
陳劍:“如果能在評測考試中達到二級修為,學校會有獎金,每個月有補助可以領,但是很難,咱們學院幾十年也沒有一個。”
潘五沒話,他對評測考試不了解。
陳劍接著:“最早出現修行者的時候沒有測評考試,都是靠自己築基、晉級,不借外力幫助。”
有關於修行的話題,真是一萬年都不完。如今的修行早變成唯結果論,隻要修有所成,怎麼做都是對的。
早先修者憑借自身能力晉級,當身體修煉到某一個強度之後突破,成為修行強者。
問題是總有人修到這個強度卻不能晉級,卡在瓶頸期,短的三、四年,長的八、九年,絕大部分修行者都會遭遇這種情況。
有個詞是機緣,機緣到了自然晉級,可要是一直沒有機緣怎麼辦,明明是同樣修為卻要低別人一頭。於是有了取巧之法,用外力代替機緣幫助晉級,慢慢發展、演變,變成了現下所謂的測評考試。
陳劍:“我參加過測評考試,評級是一級上;我們那屆有三個人沒有參加測評考試……比如大都武院,每年都有幾百個學生不參加測評考試,想要憑借自身修為硬修上去;我們那屆有三個,其中一個現在是大都武院武堂教員。”
修行界有種法,自然而為才是正道。有了取巧之法大行其道,更有人堅持正道。
為了尋求更長遠、更好的修行之路,直白就是為了有個更好的未來,最好是自然而為。
潘五聽明白了:“你是讓我不借外力?”
陳劍:“無所謂借不借外力,修為都是你的,可是在我們心底……”
潘五:“我明白。”
陳劍:“還有幾時間,可以多想想,這種事情誰也不能替你做主。”
潘五:“謝謝老師。”
陳劍笑了一下,起另一件事:“西城劉三兒找你麻煩?”劉三兒是那三個流氓的老大。
“劉三兒?”潘五想想聲是。
陳劍:“不用理他,有事情找我。”拿出個錢袋:“算借給你的,不能總吃饅頭。”
潘五愣了一下:“老師,這不好吧?”
“我不希望你這麼好一個學生每隻吃饅頭。”陳劍:“拿著吧,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還。”
潘五略一猶豫,接過錢袋謝謝。
陳劍:“好好學習,努力修行,來年給學校爭光,錢不錢的不重要。”
潘五我會努力的。
陳劍笑了下:“去吃飯吧。”轉身離開。
這是溫暖,是許久沒遇到過的溫暖。潘五站了好一會兒才回去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