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大宋朝徽宗年間,在相州湯陰縣孝悌裏永和鄉嶽家莊,住著一家農戶,男的姓嶽名和,妻子姚氏。夫妻倆忠厚老實,和睦鄰裏,嶽和夫婦,老來得子。在小孩降生時,正巧屋頂有一隻大鵬飛過,故此起名嶽飛,字鵬舉。
可就在辦孩子滿月那天,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來了不少人,吃酒賀喜。大家正在吃酒,忽聽遠處“哇—”,聲如牛吼,黃河決口了。因為朝廷腐敗,貪官汙吏把治水的錢都裝進自己的腰包兒.所以黃河無人治理,經常泛濫,水如雄獅吞沒了萬頃良田。嶽家村全被淹成廢墟,嶽和為救嶽飛母子,消失在清波之中,冒了一回頭,就再也上不來了。姚氏當時抱著嶽飛,直接哭暈過去。等人醒已是到了河下流大名府內黃縣麒麟村一戶樂善好施人家府上。
住了半月嶽母姚氏覺得不可久居人下,就給人家做起針線活兒過日子。嶽飛很喜歡念書,可是家裏窮,上不起學,他就端了滿滿一簸箕沙土,上麵插著幾根細細的小柳條,他把沙土倒在地上弄平,拿著柳條在沙土上畫著,嶽母就用柳條在沙土上教嶽飛寫字,這第一次嶽母就教了嶽飛四個字——精忠報國!嶽飛練字可用心了,後來他的字寫得極好。
在麒麟村,嶽飛結識了當地三戶員外的孩子,一個是張顯,一個是湯懷,一個是王貴。有個比嶽飛小三歲的叫王貴,知道嶽飛有文采,有一日因他家先生布置的作業難以完成,就叫嶽飛幫忙寫了文章,嶽飛的文采可不一般,這一寫,王貴那先生就知道是另有其人所寫,如此這般機緣巧合,嶽飛就結識了那先生,先生見他聰明機敏,又好學,便不收銀子收了嶽飛為徒,那收嶽飛為徒的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北宋陝西路老隱士周侗,此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十八般武藝,更全皆通曉。
周侗一輩子有三個徒弟,頭一個是水泊粱山好漢豹子頭林衝,另一個是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第三個徒弟是曾頭市的史文恭,這三人因為四大奸臣當道,可被害慘了。周侗隱居在陝西,這次出來遊山玩水.訪朋問友,想起了麒麟村的老朋友王明,就前來訪拜,也收了徒,此次見了嶽飛,老先生周侗像是看到寶貝,一來嶽飛聰明好學,二來嶽飛打小就力大無窮可輕鬆推開磨石,是個練武的料,所以,周侗就教得嶽飛文武雙全。周侗因為主張抗遼抗金,在政治上不得意,因此專心武學,做教書先生,就是希望有徒可繼承自己的政治願望,嶽飛就是個好苗子。
教了嶽飛文武兩三年了,周侗想該實地教教這四個孩子排兵布陣,於是就找到一處高山,給四個孩子講解起環境如何如何險要,如何以少勝多,這一講就是好幾個時辰,待到吃了點幹糧,周侗老先生覺得有些累就睡下了,七十好幾的老先生這一睡可就壞事了,染上了風寒!哎,可把嶽飛給急的,周侗老先生就這麼米水不僅,挨了整整七天,氣絕身亡,嶽飛當晚哭了整夜。自從周侗故去,嶽飛在其墓前守了百日,這才離去,因為周同對他恩重如山。再到後來,嶽飛隔一段時間便來掃墓並每月十五用酒與肉做祭品,再用師傅所贈的弓連射三箭以示敬意。
再到後來又不打不相識認得第四人牛皋,嶽飛,牛皋,湯懷,張顯,王貴五人即結拜作兄弟。嶽飛為大哥,牛皋次之,湯懷作三,張顯為四,王貴最小為五弟。湯懷,張顯,王貴三人性格坦率,周侗曾說過:你三人要緊隨嶽飛,離了嶽飛你三人就成不了大事。受了師父周侗的影響,再加上嶽飛是有真材,三人打心底裏服嶽飛,認他為大哥,說一不二。而牛皋生得一身蠻力,性子混濁悶愣,不懂禮貌,脾氣又暴躁,遲早會出事。
且說到了四月十八娘娘娘廟會,人來車往,都奔娘娘廟走。娘娘廟在麒麟村東二十五裏鐵弓山下。嶽飛四兄弟敢巧就去那娘娘廟。廟前問卦看熱鬧幹什麼都有,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廟旁吃穿使用,各種買賣。一應俱全。嶽飛四人順著人群來到廟門前一看,這座廟不小,三道大門都開著,石頭台階,左右一邊一個石頭獅子,腳踩繡球,張口昂頭。鍾鼓二樓,紅牆綠瓦,廟裏傳來木魚聲音,嶽飛剛邁步進了廟門就過來兩乘花紅小轎,前邊這個轎簾撩著,裏邊坐著個老太太,老夫人一看就是個慈眉善目的大戶人家。
到了廟門前,仆人道:“小姐,下轎。”轎裏邊走出個十六七歲的姑娘,這姑娘一頭齊腰烏發,穿金帶銀,舉止優雅,長得如花似玉,柳眉杏眼,懸膽鼻子櫻桃小口有玉牙,真是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這老夫人是內黃縣知縣李春的夫人陳氏,那小姐就是知縣的女兒李淑貞。
今天,娘兩個到廟裏還願來了。據說幾十年前知縣來娘娘廟求子,回家不到三日就有了身孕,這家人特來還願。
哪不曾想那李淑貞剛下轎就有強人來襲,北邊傳來一聲響雷,廟前嘩的一亂,十幾匹馬飛奔出來,馬群為首之人手擎刀槍棍棒,直奔李淑貞。到了廟門前直接圍住李淑貞母女,為首那人衝著李淑貞嬉皮笑臉:“小姐,你跟我回山作壓寨夫人吧!”李淑貞怎會從,對那人是拳打腳踢,他那個人一看姑娘不從,就使起了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