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的措施探究
護理經驗
作者:吳蓮
【摘 要】幼兒時期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剛剛開始發育的階段,特別是其身體的器官和組織正在發育期間,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都比較差。因此,在幼兒期按照其年齡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保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開展幼兒保健工作的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幼兒;衛生保健;措施
幼兒時期是一個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時期,孩子的各個組織器官開始發育,其身體的抵抗能力和適應能力相對薄弱。有針對性的開展幼兒的保健工作是確保幼兒健康發展的一條重要的途徑。
1 幼兒生理衛生保健
1.1 幼兒餐飲衛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確保幼兒餐飲的衛生是保障其健康所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廚房中的刀具、餐具、食材等進行必要的分類,並且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做好廚房內的防蠅防蟲,對腐爛變質的食物要立即丟棄,避免引起食物中毒或者幼兒的腸胃疾病。同時,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對兒童吃零食的習慣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並引導其逐步的改正。
1.2 幼兒睡眠衛生
充足的睡眠時間對於保障幼兒的大腦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給予幼兒充足的睡眠時間,幼兒的年齡越小則所需的睡眠時間也就越長。一般來說,幼兒的睡眠時間不應小於12個小時。在睡覺時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以防止幼兒產生不良的條件反射。此外,還要保證睡眠環境的濕度、溫度等處於合適的範圍內,努力營造一個適宜的睡眠環境。
1.3 幼兒玩具衛生
玩具可以為幼兒帶來無盡的樂趣,同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智力開發效果,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玩具選購的過程中如果不考慮存在的衛生問題,那麼玩具很可能就會成為傳染病的傳播源。在選購玩具時,一定要選擇便於消毒的適合本年齡段孩子的玩具,同時盡量避免選購帶有小部件的玩具,防止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1.4 生活環境衛生
要注重幼兒臥室的衛生環境,經常打掃並開窗通風。對於幼兒的被褥等床上用品要經常晾曬。幼兒園的保潔員也要做好每天的清潔工作,尤其是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必須每天進行消毒工作,保障環境衛生符合要求。
2 幼兒營養衛生保健
幼兒時期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新陳代謝也十分旺盛,幼兒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是維持幼兒正常的生命活動的必要保證。因此,要製定出一個營養均衡的膳食計劃,在膳食中注重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的合理搭配,依據幼兒自身的發育特點來選取合適的食物。任何一種食物都具備自身的特點,因此,要努力養成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避免缺乏某種營養成分。同時在進食上也要遵守“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好”的膳食原則,做好主食和副食的合理搭配。
3 幼兒意外事故的預防
對於家長來說,要注重幼兒的安全教育,及早讓幼兒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讓危險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首先,幼兒在家庭或者幼兒園進行活動或者遊戲時所配備的安全防護措施要符合安全的要求。在幼兒園進行集體遊戲等活動時,老師要確保每一個孩子都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避免產生兒童的摔傷碰傷等意外事故。其次,要避免孩子玩耍時將異物放入口鼻等部位中,禁止幼兒隨身攜帶別針、小刀等危險品,將可能會對幼兒構成危險的物品要放在高處等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再者,對插座、開關等要設置在高處,要檢查電線、電器等是否出現破損或漏電的現象,及時排除隱患,避免觸電的發生。最後,要對玩具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及早的發現和排除,對幼兒園中的遊樂設備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