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兒黃疸120例臨床護理(2 / 2)

3.2 飲食護理

黃疸患兒出現吸吮無力造成喂養困難,應耐心采用少量多次、間歇喂養等方式,保證奶量攝入。

3.3 針對病理護理

①血清膽紅素偏高的的患兒需光療。用藍光照射治療時,嬰兒雙眼應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視網膜受損,除會陰、肛門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餘均裸露,持續時間3-5d。光療時不顯性失水增加,應注意補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發熱、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②遵醫囑給予白蛋白和酶誘導劑。糾正酸中毒,以利於膽紅素和白蛋白的結合,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③並合理安排補液,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速度,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藥物,以免血原腦脊液屏障暫時開放,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也進入腦組織。

3.4 健康教育

大多數新生兒父母缺乏對黃疸的認識,故而健康宣傳很重要,這樣才能在父母的思想上引起重視,掌握黃疸臨床表現以及原因,及時發現。可囑家長注意觀察嬰兒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以及嬰兒各部位顏色,必須取得家長的信任,保持良好的醫患關係,才會及時發現病變,並主動配合醫院做好治療和護理。本組圓例患兒家長忽視醫護人員所提及的新生兒黃疸臨床表現,致使嬰兒圓個月後黃疸才消退,影響嬰兒預防接種。

4討論

新生兒黃疸是指出生後圓願鑿內新生兒因為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使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黏膜、鞏膜和皮膚等部位出現黃染。另外,例如酸中毒、高碳酸血症、胎兒缺氧、宮內窘迫等情況也可抑製肝酶的活性,使肝髒功能下降,不能及時處理膽紅素,最終引起新生兒黃疸。因為新生兒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濃度偏高易於穿過,可發生核黃疸損害腦細胞導致中樞神經係統不可逆性損傷,出現後遺症,或者發生死亡,造成新生兒健康嚴重危害。嚴重疾病伴黃疸是臨床治療及護理的重點,護理工作中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和黃染在皮膚出現的部位、範圍、進展速度、程度和大小便的色澤變化等情況。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症狀,護理工作者需重點關注,密切觀察,早期治療並采取積極綜合護理幹預手段,減輕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程度,降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康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軍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新生兒黃疸6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06).

[2]但德康.龔小平新生兒黃疸中西醫治療一得[J].光明中醫,2009(05).

[3]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2002.

[4]孫紅讚.陳鴻援新生兒黃疸的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11,2:317-318.

[5]陳繼.探討新生兒黃疸診療新進展[J].中外醫療,2011,3:174-175.

[6]馮智慧.新生兒黃疸126例的臨床治療和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11,2:157-160.

[7]朱亞平,時靜,高淑敏.新生兒黃疸早期動態監測及綜合幹預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1,4:317-318.

[8]管輝琴.新生兒黃疸的觀察與護理[J].2009(11).

[9]姚俊萊.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