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的婦科護理分析
護理經驗
作者:杜靜
【摘 要】目的:分析和總結孕婦產後抑鬱症的婦科護理方法。方法:對我國2009到2011年三年中某醫院共收治的37例產後抑鬱症患者的病症進行分析,結合患者病情、發病原因和相關資料作詳細探討,找尋出有效的生理、心理護理方法。結果:對接受過婦科護理的患者康複情況作了統計分析,發現經生理、心理護理後的患者病情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產婦能在產後安全渡過圍生期,並順利出院。結論:產後抑鬱症婦科護理的主要方式是對產婦進行心理、生理上的疏導,讓產婦情緒變得穩定,能適應母親這一角色替換,樹立信心,開始新生活。
【關鍵詞】產後抑鬱症;婦科護理;分析
產後抑鬱症是不少產婦在產褥期都會發生的一種病狀,是一種集身體、行為、心理一同變化的綜合征,對產婦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都有危害。產後抑鬱症的臨床表現為:沮喪、哭泣、易怒、悲傷、失眠,稍嚴重的有狂躁、沉默、幻聽、不飲食、自殺或殺嬰等症狀。產婦抑鬱症給產婦本身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情節嚴重者還會威脅到家庭的和睦與嬰兒的安全。所以在產後護理中,一定要重視產婦產後抑鬱症護理,采取一係列措施,盡量緩解產婦的產後抑鬱症病情。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產後抑鬱症患者37例,年齡24~33歲、平均26.4歲,孕37+4~41+2周、平均40+3周,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5例,剖宮產23例、陰道助產7例、陰道自然產7例,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及以下26例,職業為職員4例、工人7例、個體經營者11例、農民8例、無業7例,生產男嬰14例、女嬰23例,新生兒正常21例、有出生缺欠10例、死亡6例;本組均除外神經精神疾病、顱腦損傷、先天智力障礙患者及患有內分泌係統疾病和其他軀體疾病者。
1.2 護理
1.2.1 心理護理
針對產婦產後抑鬱症的產生原因,某院在對產後進行婦科護理時采用了心理疏導方法,根據不同產婦的病症原因開展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導,疏導內容大多為:摒除產婦重男輕女的思想、更新產婦的舊觀念、正確認識婦女的社會地位;同時,某院護理人員還對產婦進行鼓勵教育,讓產婦振作精神,安慰產婦要養好身體,尤其是對失去嬰兒和嬰兒有先天缺陷的產婦,對其加大了心理疏導力度,安慰這些產婦要盡快養好身體,以便醫護人員查找原因並改進問題,為下次妊娠作準備;另外,護理人員還對產婦進行了睡眠指導,尤其是對一些因分娩疲、手術後傷口疼痛的產婦,護理人員安慰產婦要正確對待分娩過程,安慰產婦放鬆精神,並有規律的生活和作息。最後,護理人員還對產婦家屬做了心理疏導,勸誡產婦家屬,尤其是產婦丈夫要給予產婦鼓勵,要給產婦一定的精神支持,使其盡快恢複。
1.2.2 生活護理
生活護理主要是指產婦飲食、清潔衛生處理。產婦進食方麵,護理人員要指導產婦進食一些營養物質豐富,並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品種要多樣化,葷素搭配,多喝清淡的魚湯、骨頭湯、蛋湯,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主食以細軟的麵食為主,進食量要比孕期稍增多,忌食辛辣、溫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