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為蘇理的高質量插畫讓“溫清語”這個角色成為高人氣角色之外,還因為《食夢者》中的劇情也愈發引人入勝了。
原本作為純粹負責吃了作品喊“666”的文學少女溫清語,原本她隻是個純讀者,負責品嚐那些“食夢者們”的作品。
現在溫清語終於生出了自己創作的念頭,她的創作,不為名不為利,就是為了讓自己品嚐到其他創作者寫不出來的美味。
於是可以想象她的寫作風格是怎樣的,她的文筆在一開始當然是生澀的,因為還沒怎麼寫過,但別忘了,她吃了那麼多書,在這部中,她還有一個“吃了那本書就完全記住那本書”的技能,她甚至還靈活地運用這個技能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這可是羨煞了許多學生讀者,讓他們做夢都想有個類似的技能啊,沒事買幾本教科書、教輔書吃一吃,不是很穩?
那麼這些書是什麼味道的呢,溫清語詳細地描述了,教科書是幹澀的、黏重的,嚼的很累,毫無快感,恍如壓縮餅幹的味道,簡直難以下咽,可是為了搞好成績,就必須吃了……
毫不客氣地,溫清語為了搞好成績,是非常難得地逼迫自己吃了教科書,簡直就是折磨,有時候吃什麼物理化學的教科書,還有一種喝汽油的感覺,還有化肥的味道。
總而言之,表麵上看起來好像這是一種捷徑,實際上它卻讓人折磨不已,畢竟這吃書的能力更偏向於文學,隻有真正具有美感的文字、充滿內涵的篇章,才是美味。
那些學生讀者大概以為隨意撕下一片書,吃進嘴裏就很容易,好像真的是吃紙,實際上她吃的根本不是紙,就是一種概念,有時候概念也是可以很惡心人的。
再比如溫清語真的去吃某些網文,那不定真會吃到糖裏帶屎、屎裏帶毒的味道,迷迭香的最強王者能被趙幽月認為是“淡淡汽水味”,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
所以吃書是要謹慎的,去嚐那些經典的文學名著,那才是最穩妥的,畢竟經過了時間的檢驗。
但不管怎麼,那個吃書可以完全記住書籍內容的技能,還是很有用的,這可以讓趙幽月去啃她那些平日裏讀起來沒興趣的純文學作品,不定母親王嫿的作品,也是美味的呢?
中的溫清語雖然沒有行萬裏路,但讀萬卷書還是有的,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她一開始寫起來生澀,但隻要多寫,有深厚積累的她,必然會脫穎而出。
溫清語就像修煉的九陽神功、有著深厚內力基礎的張無忌一般,學什麼武功都快,而且她還因為是資深讀者的緣故,認識諸多創作者。
這些創作者中有賦不俗的萌新作者,有在文壇蹉跎不前,卻依舊懷夢的資深作者,還有已經功成名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卻依舊不服老的大佬作者。
還有更多無比平凡,卻依舊有一個文學夢的創作者們,他們都是食夢者!
在眾多優秀創作者的無償指導之下,她進步飛速,她被設定成在想象力、腦洞方麵可以突破際的創作者,畢竟她吃普通食物都沒味道,吃書卻可以品味出各種味道,這想象力還不算頂尖?
於是溫清語總可以寫出讓讀者們瞠目結舌的內容來,仿佛她是高維度生物一般,而其他創作者看了她單純是寫給自己吃的作品,會油然生出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