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六麵魔鏡(1 / 3)

隨著內心的不安、彷徨、失落等負麵情緒的逐漸平複,張曉峰的雜念越來越少。原本漆黑的“裏世界”內逐漸顯露出了真實的麵貌。此時的張曉峰卻在心中忽然想起佛家六祖慧能曾與神秀說修行的四句偈語:

神秀說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聽後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說的是普通的人,要身若菩提樹般的靜心參悟,心如同鏡子般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而六祖慧說的是:菩提是智慧並非樹,修行的清淨之心也並非鏡台,“覺”者的心中本來就什麼都沒有,又怎麼會惹上塵埃呢?

一人在說“現象”;一人在說“本質”。曆盡千重罪,練就不死心。此時的張曉峰在夢中千載百世,雖說不上是大徹大悟,但是對於這百轉千回的苦難卻是多少有些明悟。此時靜下心來打破了幻想夢境看到的又是一番新的景物。

周身之外不再是黑茫茫的虛無,六麵光亮透明的鏡麵,將自己全麵封鎖在其中,阻隔了自己對這世界的感知與探索,此時的自己就如同在一塊鏡麵組成的魔方中,好像一個的囚徒,沒有自由,沒有樂趣,除了自身的意識什麼都感知不到。

張曉峰想要伸出手去觸摸周身之外的鏡麵魔方,卻發現無法動彈分毫。原來在六塊鏡麵之中引申出了無數條透明的絲線,將自己僅僅的纏繞住,使自己無法動彈,隻能沉浸在無窮無盡的幻想夢境之中,消沉而亡。看到了這些,張曉峰似乎明白了什麼,於是閉上眼睛什麼雜念都不在想,徹底的將心沉靜下來,用心中的意念去感受著纏繞在自己周身的絲線,感受著絲線中所傳遞信息。漫長的時間裏張曉峰一點一點的解讀著絲線傳遞給他的東西。

那是沒一根透明絲線似乎都有一種情緒在其中,那是他自己的情緒。曾經的自己是一個先天殘缺的“無感人”。所以對於情緒他一直無法做出回應和處理,但這些無處宣泄的情緒變慢慢的累積在了自己身上,知道此時的他能夠感受到七情六欲帶來的感覺,這些曾經累積在他身上的情緒便如同山洪爆發一般,全部都湧現了出來,隻是因為張曉峰找回感覺的時間還不長,根本沒法一下子適應這種感覺帶來的負麵效應,此時破六麵魔鏡就一下子陷入這“情緒絲海”之中,直到夢醒方才明悟。既然知道了這些絲線是什麼,那麼張曉峰就有辦法破開了它們。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此時的張曉峰將自己的意識體幻想為“水”之形態。水無常形,卻更能感受和傳遞生命的情緒。在六麵魔鏡中所延伸出的絲線被“水化”後的張曉峰一點一點融化吸入意識體之中,隨著張曉峰的水化體慢慢吸收這些情緒絲線,六麵魔鏡中卻也在不斷產生新的“情緒絲線”,仿佛無窮無盡一般。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張曉峰的意識體都保持著水的形態,隨著所融化吸收的情緒絲線越來越多,這水化形體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直到六麵魔鏡無法再生出新的情緒絲線,張曉峰的水化身體已有大如江河湖泊之勢。這情緒無論積累的再過龐大終有盡時。就如一個再怎麼憤怒的人,他的怒火總是要被平息的。

張曉峰感受不到情緒絲線的產生之後便不在以水的形態存在,而是逐漸收縮聚攏為一個人的形態。此時的他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這個意識體中有如同江河湖泊般龐大的力量在四處奔湧,渾身上下說不出的舒暢。張曉峰伸手便觸到了離自己最近的一塊魔鏡上,一瞬間便感覺到了無盡響雷般的轟鳴聲,意識體瞬間崩碎如同冰晶一般的存在。過了很久這些冰晶體才漸漸的化成水狀慢慢的聚攏在一起。

“看來剛剛觸摸到的是隔絕“聲”的屏障壁壘,不過這聲音的力量也太強了吧,這要如何才能打碎?”張曉峰心中想到這,不禁又生出一種對這六麵魔鏡的無力感,但是這種負麵的感覺一掃而過,馬上被張曉峰壓服在心中。現在的情況比之剛才被“情緒絲線”纏繞的無法動彈的情況要好多了,想到這,張曉峰再次靜下心來思考。厚積而薄發,慢慢積蓄力量肯定能將六麵魔鏡一一擊碎從這裏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