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首都第一人民醫院有一個小男孩降生了。被取名叫張曉峰,父母都是研究學問的文學家。隻是令所有人都感覺奇怪的是,這個新生的嬰兒從生下來就不哭不叫。父母很擔心他是個啞巴。但是一係列的檢查之後,醫院給出的結論是這個孩子並不是啞巴,而是罕見的“先天感覺缺失症”。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的一切器官都正常,但是感覺不到疼痛也沒有恐懼感既不會哭也不會笑。這種病症現有醫學是沒有辦法治療的。他的父母帶著這個孩子跑了很多國內外知名的醫院,但是得到的結論都是一樣的。最後也隻好無奈的放棄。

雖說這個無感症會讓這個孩子先天與正常人有所區別,但是注意力卻格外的集中。學什麼都很快。

十五歲讀盡儒、釋、道各家經典,二十歲通曉英、法、美、日、俄各國語言,那時候很多人說他是語言的天才,未來的成就絕對不可限量。

可是對於周圍的人來說,張曉峰就是一台隻會學習的冰冷機器。在他的身上感覺不到任何人類的情感。即使麵對別人的辱罵他也沒有任何憤怒的感覺。對於這樣的異類,身邊的人都開始疏遠他,他一直都是一個人孤單的活著。

22歲的時在父母的安排下與一個家境、年齡、學識相當的女孩子結婚了,23歲就成為了人父。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感情可言,在一起也就是為了過日子。

25歲時他的父母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喪生。留下了大筆的遺產,可以保證他下半輩子不用為錢發愁。當他站在父母的遺體前,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悲傷,沒有痛苦,甚至在整個葬禮中都沒有過一滴眼淚,葬禮的過程都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在那次葬禮結束後,妻子分走了一半的財產帶著孩子去了國外,張曉峰也真正意義上的的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父母的故去,妻子和孩子的離去對他來說似乎沒有任何影響,同樣如常的規律作息,一樣的吃飯睡覺,一樣的深入簡出,一樣的平靜平淡,一樣的與書本和學問打交道。每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而沒有任何改變。

所有的一切都如往常一樣,直到他四十九歲的時候。張曉峰如同往常一樣去書店買些新的書籍。雖說他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學習那麼多有什麼用,可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幹什麼。

在書店逛了很久,發現真的很難找到一本自己沒看過的書,就在張曉峰打算換一家書店再看看的時候卻發現有一個大約三十歲上下的女子手中在拿著一本奇怪的古籍,古籍上麵的文字極為奇怪,有部分是和漢體字相仿,但是基本都是反寫的。女子將那本奇怪的古籍放在一邊,又在書架上拿起一本《說文解字》。看樣子像是要在《說文解字》中找到古書中的文字意思。

張曉峰緩緩走了過去,用一種好像機器般冰冷的口氣對女子說道:“你手中那本古書是用殄文寫的,在《說文解字》中是找不到它的意思的。”

女子顯然沒想到會有人認識自己手中的古書,對於這個回答似乎很是興奮,但回過頭之後看到的卻是一張像撲克臉一般嚴肅的臉。女子感覺一怔,片刻之後緩過神來對著張曉峰問道:“你認識上麵的字?”

張曉峰點點頭表示確定。得到確定後女子顯然感覺很高興:“這本書是我父親留下的唯一遺物。他半輩子都在研究這本書上的東西,我一直很好奇他在研究些什麼東西可從來不讓我們看。父親去世後我查了很久也沒有絲毫頭緒,你剛才說這上麵的字應該叫殄文是吧?那在哪能查到這上麵的意思?”

張曉峰看著女子,麵無表情用一貫僵硬的語氣說道:“殄文又稱為水書也稱為鬼書、反書!有的字雖是仿漢字,但基本上是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字型的寫法。傳聞中是寫給鬼看的一種文字,這種文字的古老程度不亞於甲骨文,其中文字內容多是記錄鬼神之說或是風水喪葬、占卜之類的。”

聽到張曉峰的回答女子顯然一愣,“給鬼看的……鬼書?風水喪葬和占卜?”女子一臉的不信,白了一眼張曉峰轉身就走了,一邊走還一邊小聲念叨“神經病,還鬼書呢,玄幻小說看多了吧。”

張曉峰麵無表情的站在原地,似乎在思考剛才自己有是說錯什麼麼?想了半天沒有想明白也就不再想了,轉身走去了另外一個圖書館。

時間轉眼過了一個多月張曉峰的再次來到了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書。還沒等進去,就發現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快速的走到自己麵前,一把抓住了自己的胳膊。“師傅,我終於等到你了!”

張曉峰定睛一看卻是前些日子罵自己神經病的女子,張曉峰還是用一貫僵硬的語調說道:“你找我有事?”

女子聽著張曉峰僵硬的語調以為張曉峰還在因為自己罵他神經病而生氣。急忙解釋道:“師傅……不……大師!大師!前些天是我不好,您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我找你是因為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