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誤區及改進措施探究(2 / 2)

誤區四:課堂練習及作業講評

對於小學美術教學來說,課堂練習是鞏固所學同時又能讓學生在熟練技法的前提下有所創新的關鍵環節。學生對於技法的掌握程度與課堂練習質量密切相關,這是一個理解知識同時運用知識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相互評價對於學生快速掌握所學知識有重要作用。在聯係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布置一張圖來作為作業,這種做法本無可厚非,但是小學生美術學習具有獨特性,對於技法的掌握在重要性上來說要排在培養想象力之後。單一的課堂作業對於充滿創造性的兒童來講無疑劃定了一個個的條框,限製了他們的發揮。另外,對於課後作業的點評,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拿出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進行講評,但是卻忽略了一點,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的作品都是他們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標準化的優秀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向標準靠攏,從而逐步喪失了創造性。

應對措施一:采用引導式教學方式

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單一的弊端,采用引導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一步一步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講授鬆鼠畫法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首先聽到鬆鼠的叫聲,或由遠及近,或由低到高,然後展示鬆子,緊接著是小鬆鼠的爪子捧著鬆子,慢慢讓學生看到鬆鼠的全身,再然後是鬆鼠捧著鬆子或跑動或進食的動作狀態,讓學生對要描述的對象產生全麵的了解,教師也可以製作相應的簡化教具,展示鬆鼠的輪廓,讓學生不僅從部分了解鬆鼠,更能從整體上把握。

應對措施二:改進評價方式

小學美術教學有其特殊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特別注意避免單一的評價標準,一旦統一的標準建立,那就是扼殺了孩子創造的天性。對於學生的每一副作品,教師都應當給予認真的評價,讓孩子闡述一下自己的創作意圖,或是有所代表,或是信手塗鴉,教師都應當認真聽取,給出積極正麵的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當然,教師對於學生的作品的評價應當圍繞教學目的展開,引導學生在掌握教學中的技法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發揮自我想象力進行創作,或通過學生的作品引入即將要進行的教學活動,使得教學活動具有延續性。

應對措施三:與學生交流

孩子們的世界充滿各種奇思妙想以及天馬行空,作為教師,應當對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想法給予肯定,跟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並適時引導孩子們進行更多的創造。對於小學美術的教學,應當避免單純的灌輸式教學,充分考慮到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多與孩子進行交流、互動,展示他們的作品,肯定他們的想法,讓孩子樹立信心以及學習美術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李鐵軍.淺談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教師,2011(10).

[2]林穎玫.小學美術教學的誤區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3(5).

[3]蔣征宇.走出小學美術教育的誤區[J].陝西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