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練習的距離達到了五米,然後就進入了瓶頸期:那就是超過五米之後,我的準度就大為降低,鐵釘又開始脫靶。無論我怎樣增加練習時間還是加大手臂揮出的力量,效果都不明顯,還是有很多脫靶現象。難道這鐵釘的極限殺傷距離就是五米?還是我的手沒有待改進,我一時陷入了迷茫當中。
我一邊練習一邊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能夠改善呢?我究竟忽略了什麼東西?我想起了小叔曾跟我說過,子彈在飛行的過程中是高速旋轉的,所以它才能夠保持直線飛行,達到很遠的射程。那要是我能夠給鐵釘增加一個螺旋勁,使它旋轉起來,鐵釘就不會再脫靶了。我興奮起來,馬上就開始了試驗。
在鐵釘脫手的一刹那,通過拇指和食中指的反向運動,把螺旋勁施加到鐵釘上,超過五米的距離後,穩穩地釘在木板上。我心裏一喜,果然有效果,隻證明我的思路和方向是對的。我繼續試驗,雖然還是有脫靶的情況,但是命中已較從前大為提高。這是手螺旋勁的手法還不熟練,相信隨著我熟練程度的提高,命中率也會逐步上升。
我繼續苦練,慢慢尋找手感。隨著練習的增多,我又找到一種發力技巧,那就是通過手腕的快速抖動,也能增加螺旋勁的力道。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了。
隨著手法的熟練,我的命中率和準頭逐步提高,哪怕十米靶也能準確擊中了。這種固定靶已經不能滿足我的胃口了。你的敵人總不能站在那裏讓你射吧,誰會這麼傻不知道躲避?快速移動的物體才是對決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所以要想擊中目標,出手速度一定要快,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還有就是一個提前量的預估,眼到心到,心到手到,這才是高手。
移動靶不好找,但總還是有的!農村周圍有翩然飛舞的蝴蝶蜻蜓,這些都是我練習的目標。我仔細觀察它們的飛行軌跡,不斷計算距離和提前量,然後快速出手。一開始根本打不中這些飛行目標,但是手感這個東西要靠多練習才能找到,功夫不負有心人嘛!沒有捷徑可走,我隻有苦練,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有收獲!
能命中蝴蝶蜻蜓這種低速目標之後,我又開始尋找高速飛行目標。比如麻雀牛虻之類的,特別是牛虻,有蒼蠅大小,專在牛身上吸血,飛行速度快,目標小,很難用鐵釘擊中。但勝在數量多很好找,隻要到牛圈邊一走,嚶嚶嗡嗡的一大片。
能擊中牛虻這種東西,對我的眼力和手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但我知道隻要通過這道難關,前方就是一片坦途,正式宣告我的遠程輸出控製技巧登堂入室,爐火純青。
熟能生巧,水滴石穿,我終於能用鐵釘射中飛行的牛虻了,雖然隻能在三五米遠的距離命中,但我已經很滿意了。從開始練習木靶到能命中牛虻,我用了整整四年時間才達成目標。中間我小叔偶爾回來,考量我的功夫,好幾次看我練習飛釘,並不覺得如何驚奇,認為是小孩子的把戲,就當是磨練我的心性,鼓勵我堅持練下去,直到有一天我當著他的麵,把一隻飛行的牛虻釘在木牆上,他大為驚歎,直呼不可思議,狠誇了我一通。
然後小叔問我這種技巧叫啥名字,我看了看手裏的三寸製式鐵釘,脫口而出:“就叫三寸釘吧!以後碰到敢和我做對的人,就說來者何人?趕快報上名來,吃我一記三寸釘!”
看到小叔錯愕的表情和快要掉下來的下巴,我認為小叔肯定是被我報出的名號大為歎服,也為自己能想出一個這麼有氣勢的名字洋洋得意。小叔看我神采飛揚的樣子,苦笑了一下:“名字不錯,你開心就好!要是誰以後敢說你起的名字土,你就請他嚐嚐你的三寸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