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學生人生觀的評價

人生觀是指學生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決定一個人做人的標準,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擇人生道路的指南。學校教育不隻是教給學生各種知識,同時也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有些學生的人生觀是助人為樂,人生價值就是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他們注重精神財富勝過物質財富,評價這種學生的時候就算他們的學業成績再差,評價者也應該給予肯定。有些學生的人生觀是以自身利益為重心,從小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追求自我滿足,覺得所有人應該圍著自己轉,雖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但也不懂得感恩和付出。碰到這種學生,評價者應該早些糾正、正確引導。還有些學生唯利是圖,物質追求勝過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對這些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不管學業成績有多好,也要給他們指導性和糾正性評價,及時矯正他們的觀點。

三、對學生價值觀的評價

價值觀是指學生用來評價自身的行為、身邊的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評價準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態度、評價反映出來。如果學生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與社會大眾普遍認可的價值觀一致,且與評價者的價值觀相近或相同,那麼評價者應該給予肯定。如果有些學生的價值觀與評價者的價值觀有所不同,但不損害任何人的利益,那麼評價者應在保留自己意見的基礎上謹慎評價學生。畢竟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時代是張揚個性的時代,每個人都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其他的人。如果有些學生的行為習慣明顯違背社會大眾的利益,評價者應給出診斷性評價,留給學生糾正自己行為、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

總之,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進行評價時應根據學生先天稟賦、興趣愛好、家庭教育、個人特征及發展潛力等方麵作出客觀評價。清華又怎樣?北大又怎樣?複旦又怎樣?1994年清華大學朱令被同學投毒留下嚴重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北大女生自殺,留下一段詩一般的文字;複旦大學黃洋被投毒失去年輕的生命,還有雲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我們的培養目標真的就是一本幾個、二本幾個嗎?還是讓他們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做個平凡的勞動者和建設者吧!

對學生學業成績進行評價的時候應分層次、多元化,不應該隻關注學生考多少分或作業是不是優秀,而是更多地關注他們進步有多少,付出了多少努力。就算學生對一門課程毫無興趣、不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學測試和課堂表現也很一般,也不能認為學生在這方麵就毫無發展前途。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入學成績就是一個例子,拜讀一些名人傳記就會發現愛因斯坦、愛迪生這些著名科學家的學業成績也很平常。比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應該是學生對某學科濃厚的興趣和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學生,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天天麵對的學生裏真的有很多優等生。我們應該以把這些平凡的學生培養成善良而有所擔當的公民為傲!而不要整天為沒能讓他們上“名校”而覺得誤了他們的前途,也不要因學生不願上“名校”而覺得他們不思進取,其實他們才是優秀的公民,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的“中國夢”的真正實現者。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斌華 .學生評價:夯實雙基與培養能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