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這下寧夏大學可不幹了:當初就是為了避免衝突,沒叫“夏大”叫“寧大”,還要搶?寧大可是我的唯一簡稱。寧波大學默默流淚:我就倆字,不讓我叫“寧大”,難道叫“波大”,哎呀,真是丟死人了!就在這時,大連大學笑出了聲:小樣爭啥,我的簡稱叫“大大”。吉(林)大(學)同學路過,幽幽地說:你家是不是也炒股啊,正經事不分析。咋這麼喜歡搞題材概念呢?祝你全家創業板滿倉,不停牌。

伴隨著2015年7月這場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A股保衛戰,虛擬網絡和現實生活中催生出了不少橋段,其中既有從天台上縱身一躍而下的悲情,也有“堅定持股、誓與共和國並肩作戰”的神吐槽,更有從千股跌停神奇反轉為千股漲停的神劇情,總之,天雷滾滾、不一而足。這不,就連這則關於高校簡稱之爭的新聞,都與這場幾十年不遇的股災聯係到了一起,而且還直接抨擊了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名稱變更進行概念炒作這一低劣行徑,看到此處,會心人曬然一笑。

接著扯

到這裏,可要聲明一下,本期專輯可和股票沒啥直接關聯,不過,卻與本文開頭的“南大”簡稱之爭傍上了些關係,都說的是名號問題—“綽號”。

但見那大漢後退一步,抱拳拱手:“莫非哥哥就是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宋江宋押司?”

“正是。”

大漢撩衣跪倒,口中忙道:“兄弟們魯莽,哥哥休怪,哥哥恕罪!”

對於上麵這樣的對白,喜歡水滸作品的朋友一定耳熟能詳,特別是那些聽著評書長大的70後和80後,這些詞句充滿了畫麵感,令人倍感親切。盡管當時還搞不太清楚宋江名字之前那一大嘟嚕前綴是啥意思,但僅憑書中大把好漢聽到之後幾乎驚人一致的反應來看,這一串名頭可了不得,當真是包吃包住,費用全免,臨了附送大禮包待遇的代名詞了。於是乎,很早就篤定認為這個綽號是個好東西。及至大些了,才鬧明白,你要不是混社會的,還真不好意思隨便整個綽號來叫,除非你沒事找削。

後來,終於搞懂了,綽號又稱外號、諢號,在部分中國方言中綽號等同於花名,就是根據某人身上的一些突出特點,給其另取一個非正式的“名字”。再往細了說,綽號又可以分為善意的昵稱及惡意的侮辱2種。宋江的自然屬於前一種,至於後一種情形,曾因給同學起外號被老師請家長的“童鞋”請舉手!

球場綽號

作為公認的世界第一運動,足球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與“綽號”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球隊名稱,還是球員的名姓概莫能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綽號似乎比其真實姓名更加傳神,更讓人過目不忘。以球隊為例,一提到“球星黑洞”,稍有些足球常識的朋友立馬就會想起莫拉蒂治下國際米蘭那長達10餘年的“來一個毀一個,來兩個毀一雙”的悲催與無奈;聽聞“陶工”、“鐵錘幫”的名號時,你就會聯想起斯托克城和西漢姆聯這2支城市球隊的產業工人本色;而對於德甲球隊霍芬海姆的別稱“霍村”,無論是不是球迷,都能馬上聯想起它 “村辦企業隊”的特質,還有就是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