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1 / 3)

二月中旬,孫雲軒奉命自上川島出,駛向浙江。 ..出海之後,要的敵人便是清廣東水師副將許龍的水師。

許龍其人,其實與孫雲軒一樣,都是粵海的海盜,但是不同於孫雲軒這些抗清義軍,許龍選擇了為韃子張目,而滿清自身的水師處於嚴重劣勢的情況下,對於擅長海戰的武將也很是倚重,黃梧如此,施琅如此,許龍亦是如此。

然而,隨著陳文在廣信府取得決定性勝利,深入南方的廣東、福建清軍的處境就開始陷入到極端的被動之中。江門大捷,陳奇策陣斬蓋一鵬,清軍廣東水師受創甚重,而尚可喜在接下來也不可能繼續向水師大量傾注日漸減少的資源,許龍的水師依舊存在,但是對製海權的控製卻微乎其微。

這對尚可喜來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對廣東明軍而言卻恰恰是最大的好事。孫雲軒一行乘船出,很快就繞過了重新為許龍所控製的廣州灣,有驚無險的駛向福建水域。

抵達南澳水域之前,在外海遭遇了一場風暴,最後倒是有驚無險,不過抵達南澳水域後,很快就遭到了福建明軍的攔截。

“末將是提督廣東水師,淩海將軍陳奇策陳帥麾下管炮隊遊擊孫雲軒。”

孫雲軒拿出了印信,南澳的福建明軍軍官檢查完畢,確定印信確實是明軍的,隻是孫雲軒要去浙江倒是讓他不得不做出處置。

“敢情先孫遊擊移步中左所。”

原本孫雲軒就很急切的要趕去浙江,這畢竟事關著兄弟們的生死存亡,聽到這話,當即他就向那個軍官表達了他的不滿。

“這位將軍,末將是奉了我家大帥之命趕去浙江求援的!”

然而,那軍官卻並不在意。他的任務是檢查南澳水域的船舶,隻要是商船,隻有繳納了鄭氏集團的過路費才能通過台灣海峽。不過這一次,孫雲軒帶來的消息卻著實讓他一驚,廣東大亂,這對於福建明軍而言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他作為巡海軍官,能夠在現情報時作出更好的處斷,總會得到些賞賜的。

“孫遊擊,本將這麼吧,你們這一行沒有我部放的旗幟是不可能通過福建沿海的。”唱了白臉,那軍官緊接著又補上了一句:“其實你們去浙江,也總是要經過中左所的,耽誤不了一日半日的。”

閩粵沿海走海的人都知道,從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那一輩,就有這樣的規矩。除非再往東繞路,走澎湖一帶,那樣的話,一來船上沒有熟悉那條海路的向導,二來則是那裏現在是紅夷的勢力範圍,與其路過那邊去麵對立場不明的紅夷,還不如到中左所去講道理呢,畢竟西寧王和延平王還是姻親不是。

“好吧,那咱們現在就啟程吧,早一日,廣東那邊就能少死一些兄弟。”

重新規劃了航線,由一艘福建明軍的海船護送,兩條海船直接啟程出前往中左所。南澳在粵東,曾是鄭成功起兵抗清時最早的根據地,而中左所則在閩南,兩地相去不遠。是故,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這座軍事重鎮。

“看來延平藩去年受創不輕啊。”

老船長在永曆八年的新會之戰前曾載著李定國的信使前來求見鄭成功,為的是聯手進攻廣東。那時的福建明軍兵強馬壯,比之曆史上同期還要強上太多,畢竟鳳巢山之戰沒有生。可是現在,稱不上潦倒落魄,但是軍隊的士氣顯然是要低落不少,細看去路過的明軍的武器、軍服都顯得有些破舊,唯有港口如織的海船還是老樣子,甚至還要更為繁忙一些。

孫雲軒沒有來過此間,此刻也沒有興趣琢磨老船長的感慨。他的任務是去浙江求援,既然已經確定了福建明軍實力大幅度退化,那麼此刻就不過是來走上這麼一遭,盡快離開此地趕去浙江才是正途。

有人帶領,沿途的檢查雖然免不了,但是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卻是省了,於是他們很快就抵達了中左所的延平郡王府。

他們的到來,鄭成功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在他看來,尚家和耿家,乃至包括潮州的牆頭草郝尚久都不是真心實意效忠大明的,無非是被陳文逼迫得不得不如此。現在西南的秦藩、西寧藩兩路明軍內訌在即,尚可喜不跳出來那才叫奇怪呢。

不過不得不,尚可喜掐的這個時間點很好。現在臨近的各勢力不是如他一般的虛弱,就是被其他勢力牽絆。陳文倒是取得了全國戰略的主動權,但是大軍去年年底還在大踏步的收複南直隸淮河以南的地區,現在即便是想,也缺乏足夠的精力來迅對尚可喜進行幹擾。而尚可喜一旦占據兩廣,必然會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勢力,到時候在西南與李定國、孫可望互相牽製,麵向東南則可以與孫可望聯手遏製陳文西進,想那孫可望也是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