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肉搏”東海識別區(1 / 1)

中日“肉搏”東海識別區

日前,日本軍機再闖中國東海防空識區,遭到中方兩架蘇-27掛彈攔截。日方再次宣稱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機,中方隨後公布的視頻顯示,日本自衛隊兩架F-15戰機抵近跟蹤中方圖-154飛機,並且日方F-15不僅掛了彈,還掛著副油箱,已處於“臨戰”狀態。麵對鐵的事實,日方官員竟矢口否認,並“要求中方刪除”。日方如此頻繁罔顧事實、惡意炒作中國軍事威脅,用心險惡。

日對“擦槍走火”已有充分準備

日本NHK電視台報道稱,6月11日上午,正在東海“公海上空”進行“監視飛行”的2架自衛隊偵察機,遭遇中國2架蘇-27戰機兩次“異常接近”,第一次距離接近至大約30米距離,第二次距離大約為45米。日方稱,這是中國軍機繼5月24日以來第二次“異常接近”自衛隊飛機。

該電視台稱,此次發生“異常接近”的空域位於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和日本防空識別區“重疊區域”。從日方拍攝到的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中方戰機左翼下方懸掛有白色導彈模樣物體。日本《產經新聞》稱,中方戰機最短距離已接近至日方飛機數十米距離,期間並未進入“日本領空”,也未發生雷達照射等情況。

6月12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對日方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自衛隊偵察機,渲染中國軍事威脅一事予以駁斥。中國軍方還公布了日本自衛隊兩架F-15戰機抵近跟蹤中方圖-154飛機的視頻。視頻顯示,6月11日,中國空軍航空兵部隊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例行巡邏,10時17分至28分,中方圖-154飛機在我近海有關空域正常飛行時,遭到日本兩架F-15飛機抵近跟蹤,最近距離約30米,日本的F-15不僅掛了彈,而且掛著副油箱。

同日上午,日自衛隊YS-11EB和OP-3偵察機各1架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進行偵察活動。根據相關規定,中國空軍出動兩架殲-11飛機對日機進行了識別查證,與日機距離保持在150米以上。中方飛行員的操作是專業的、規範的,並保持了克製。

“異常接近”之爭顯示,日本對東海可能出現擦槍走火已經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視頻中日本F-15戰機的樣子表明它們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日本自衛隊在心理和戰術安排上都已處於“臨戰”狀態。日方飛行員的做法是危險的,具有明顯的挑釁性質。

須防撞機事件再次發生

據統計,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公布劃設以來,接連遭到美日韓等國軍機闖入。今年大年初一,中國舉國歡度新春佳節之際,日本戰機擅闖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試探虛實,解放軍東海艦隊兩架蘇-30戰機立即實彈升空攔截將其驅離。5月下旬,中俄東海聯合軍演期間,也發生了日方軍機抵近偵察、挑釁,而遭驅離的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航空識別區不是領空,對在非領空飛行的外國軍機,中國海空軍無權擊落。指揮部門排兵布陣需要很強的專業水平,飛行員的處置能力和飛行技術也有著很強的要求,一旦處置不當很容易出現當年王偉墜機這樣兩敗俱傷的案例。此類突發情況對於國際關係和大國政治也是一場危機。

專家指出,對中日有可能在東海擦槍走火,解放軍一定要製定好全麵的應對策略。一旦發生“不測”,中國社會對解放軍采取當機立斷的行動和戰則必勝有著極高期待。中國人不會再接受2001年中美撞機那樣的結局。

日方“惡人先告狀”另有圖謀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表示,長期以來,日方對中方艦機近距離跟蹤監視和幹擾,危害中方艦機安全,是引發中日海空安全問題的根源。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指出,日本軍機屢屢在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製造危險行為,中國空軍飛行員進行了有效應對,並一直保持克製,所有空中應對措施都是防禦性行為,都符合國際通行慣例。日方卻頻繁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自衛隊偵察機,渲染中國軍事威脅,旨在進一步欺騙國際社會,抹黑我國我軍形象,製造地區緊張氣氛。日方這種惡劣做法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純屬惡人先告狀。

實際上,日本總是在輿論上製造受到中國欺負的悲情,而它在兩國的實際摩擦中卻是如此囂張。不得不說,日本在同中國有關東海摩擦的輿論戰中,每每做到先聲奪人,設置了議題,實現了日本態度對輿論的最大覆蓋。中方總體處於回應狀態,雖然有理,但往往形成被動。

日本的輿論戰主動且有力,不斷通過誇張甚至偽造細節向世界宣揚中國的“野蠻霸道”,烘托日本麵對的安全挑戰。日本的輿論機製十分靈活,自衛隊同媒體配合嫻熟,日本社會對“國家受欺負”的形象也能大體承受。東京既追求一旦東海開戰時確保將中國推上“被告”位置,也試圖通過增加日本社會的危機感,來獲得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支持。(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