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末日的陽光》及其它(1 / 1)

關於《末日的陽光》及其它

自在說

作者:徐小斌

《末日的陽光》再刊出,真是百感交集。

發表於上世紀1993年,寫於上世紀1987年。是我繼1985年《對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調查》之後寫的又一個中篇,寫一個十三歲小女孩的心理幻境——背景是文革與少女初潮混淆在一起的猩紅色,用了那時十分鮮見的長句式,自以為創新,卻連當時最新潮的陀爺(李陀——當時著名批評家)也號稱“太前衛”了,於是拖下來。一拖就是六年。

1993年發表於《北京文學》,卻並沒有什麼反響。倒是2012年,在人大文學院孫鬱老師主持的我的作品研討會上,得到了很多鼓勵。年輕的文學博士與博士後們說:“這些小說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好小說”,尤其是《末日的陽光》,他們似乎覺得在1990年代初寫這樣的小說不可思議——可惜,時間已經過去20年。

作品跨躍了二三十年呈現在九○後批評家與文學愛好者們麵前,被他們接受,不是假裝的,是真正的驚喜——這本身對作者來說是幸福的,也是悲哀的。寫作有執,娑婆無執。——那無數個不眠之夜,一心想遺世獨立的冥想,痛苦不堪的煉獄修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妄念,隨時會在一瞬間突然崩潰化作塵埃——隻有把文學當作信仰來熱愛的人,才能經得起這樣的起伏與煎熬。

現在,一切過去,心裏充滿寧靜,前路未知,但已然看得見盡頭。人生無論如何變化,最終都將塵歸塵,土歸土。

時間,或許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但也可能,它將是最公正的上帝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