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改革(1 / 2)

時間進入第七個年頭,這個年頭,楊默沒能像往常一樣那麼舒服。原因很簡單,隨著人口的增多,吃大鍋飯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事情都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做了,比如衣服被褥這些東西,都大家統一做,統一分配的。

可是隨著人口的增多,統一分配已經成為不可能了。比如五萬人,算一萬戶,每戶要一根針,那就是一萬根,這針是可以買到,可是總有人的丟了吧,總有人的斷了吧,到時候又來要,這就形成了分配不均的情況。

有些人拿的多了,拿的少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吃虧了,都想去拿。要就是幾根針也就罷了,可是越來越多的東西,比如衣服被褥呀,這些東西。很多人逃難的時候,都有帶。

楊默他們也有發,有人說家裏人多,就多拿一套,那家裏人少的,就心裏不平衡了,說自己吃虧了等等。

還有吃飯,有人吃的多,就有人吃的少,吃的少的就覺得自己吃虧了。然後就多拿點,多拿又吃不完,吃不完就浪費了。

各種抱怨,各種瑣事,越來越多。楊默也煩不勝煩,總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殺人吧。就算殺人也解決不了呀,集體吃大鍋飯已經不行了。

楊默和眾人商量,開始恢複之前的人類社會的辦法。土地分配到個人,自己種田,自己自足。平常的生活用品,也不再發放,開始開放市場,允許買賣。

其實在這之前,市場已經出現了。很多逃亡的人,都帶著錢財。因為楊默這裏實行,原始社會的公有製,所以無法用。

從原本的私有製,變成公有製,其實是人類社會的倒退。但是卻很方便,因為當初楊默的人少,這種辦法最合適,現在人多了,這種辦法肯定是不行,因此恢複私有製,是迫在眉睫的

冬天一過,春耕結束,楊默並沒有立刻讓大家進行鬥氣城的建造,而是把所有人召集起來,進行資源的再分配。

首先把所有人等級造冊,安戶頭非配。每家每戶,十畝田地。初次之外再按人頭分,每個年滿十五歲以上的人,每人五畝田地。

這個田地是是私有的,他們可以自由買賣。但是所有的田地都是要繳稅的,按一畝地四個金幣的稅收來收。四個金幣相當於一個普通成年人,半個月的工錢。

如果沒有金幣,也可以用糧食來抵,而糧食的多少,也是根據,每年糧食的價格而定,不是固定的。

比如今年收成好,一個金幣可以買五十斤,如果你沒有錢,那就得給五十斤糧食。如果收成不好,一個金幣三十斤,那就交三十斤。

總得算下來,反正百姓們有餘錢,有餘糧,比之前的生活要好上很多。而楊默他們現在有五萬人,良田差不多五萬頃,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就算按照之前的方式,把土地分配了,也還剩下一萬多頃,這些多出來的土地,不可能就這麼算了的,還得有人種。

那就需要百姓,免費幫自己種了,這也屬於徭役的一種。還有鬥氣城的建造,也需要這些人免費幫自己建造。當然建造這期間,吃飯是楊默他們供著了。

而且這些人,也必須給楊默幹活,之前楊默他們那麼多糧食白供著他們,難道不敢活,能行麼?還有就是很多人,如果不是楊默把他們救回來,早就曝屍荒野了。

對於楊默的分配有意義,楊默讓他們說說看,到底哪裏有意義,說不出來個所以然的,直接讓楊默給扔出去了,下場自然是死。

然後就原先那些人,各自有什麼技能的,都可以。比如會打鐵,那你將來就可以幹回老本行,人家需要你你的東西,就直接找你買。

反正從頭到尾,都恢複和以前一樣。房子可以免費贈送給這些人,將來的店鋪,全部歸楊默所有,是需要交租的,等建好了讓有能力的人去做,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把這店鋪買走的。是必須有本事,你會做什麼才行。

土地重新分配就開始了,現在已經耕種上了,剩餘的時間,就靠自己照看了。到夏收之前,楊默還會供給大家糧食,可是夏收一過,就得全靠自己了。

田地,工具,全部都分配出去了。耕牛卻沒有,跟牛都是楊默他們所有,用王勝的話說,現在的這裏其實就是一個小國家。

在人類聯盟和其他三族還可以和平相處之前,異族大路上有很多小國家。自從異族對人類進行殘殺,打壓之後。形成了人類聯盟,小國家就消失了。楊默他們現在,無疑是讓一個小國家,又重新出現了。按照王勝的想法,估計將來一統大陸都是有可能的。

既然是個小國家,那就必須有軍隊。還有管理各種東西的人,楊默把原來自己府裏的人全部都提拔上來了。比如張濤就成了將軍,管理軍隊。小剛子,原來的賬房,就成了管理錢糧的了。還有一些管理法律和其他一些東西。

因此楊默又建立了六部,軍部、戶部、禮部、吏部、工部、刑部。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獨立的,負責一塊。但是這些人不是由楊默直接負責的,他們的上麵,還要聽鬥氣宗長老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