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明代時期武當山更是作為皇家宮觀聲名顯赫。雖曆經千年,風雨飄搖,人世更迭,卻始終矗立在中原大地之上屹立不倒。
作為現代為數不多的道教名勝,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遊玩,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孫佺的青年,他麵目清秀,氣質淡然,此刻他正在武當山下抬頭望向山頂,不由得心生讚歎道:“氣象不凡啊,山川壯觀廣大,卻又細節秀麗,這次遊曆途中有武當山真是明智之選啊。”說完便邁向台階,去往山頂。
孫佺這人自小便天資聰慧,喜愛老莊之道,對各種事物變化都見解不凡。接受能力也十分強,喜好玄學,也喜歡科幻。
不過在他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因意外辭世,傷心之餘,還要看家中長輩為了錢財等累身之物,你爭我鬥,吵鬧不休。孫佺見此,便起了出世之意。
之後冥冥之中,尋到了古中原之地上,一宋朝古觀,鬆青觀。鬆清觀無絲毫名氣,周邊罕無人煙。但卻保留了上古煉氣之法,孫佺也是有緣才能得見。其中觀中有一中年道長和他的幾個徒弟。孫佺拜見之後,說明來意,道長直言:‘’逃避人道之事不是你現在應該做的,我給你一夜時間考慮,是去是留,全看你個人選擇了。
一夜無眠,孫佺選擇了麵對。清晨破曉時分,便辭別了道長,回那滾滾紅塵之中。這時孫佺已滿十八歲。
再回到家,逗留幾日之後,便離開了家鄉,去往北京曆練。
由於從未在社會上生存,其中艱辛難以言表。種種見聞都令人成長,其中愛情風月之事最是厲害。雖曆盡苦難,可孫佺還是有一顆出世之心,和光同塵的做法一點也不適合孫佺。
於是經過三年人道風雨洗禮,還是決定辭去紅塵身份,入山修道。
決定好之後孫佺便辭去工作,在家想了一日,想先去遊曆一番在出世修行。就上網查看介紹,規劃路線,其中最後一站便是這武當山。
。
山路漫漫,孫佺此刻觀看沿途風景,不覺心曠神怡。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明日就去鬆青觀修行,此生再不入世。想完之後心裏豁然開朗。爬山速度也快了幾分。
武當山是道教天帝,玄武大帝的修行之地。玄武大帝傳說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淨樂國淨樂宮,乃國王之子。淨樂國善勝王後夢見自己吞日而孕,懷胎十四個月之後,生下一王子,國王和王後喜愛至極,並將他命名為“太玄”。太玄很小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十歲時,便可讀各種書籍至過目不忘。國王和王後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隻想修行,且一心向道,並發誓要掃盡妖邪。
後既長成,便離家辭別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曆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孫佺自小也聽過這些傳聞,此刻身在此地,心中也不禁立下誓言,此生必然要修道有成,脫離輪回火坑,逍遙自在。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孫佺便來到了山頂金殿之前,由於是工作日,金殿麵前隻有孫佺一人,沒有其他遊客,幾位道長也在下方太和宮,準備晚課之事。
趨步上前,孫佺彎腰對玄武大帝行禮,不過並沒有跪拜,道教神明需要的是尊敬,而不是崇拜。孫佺禮畢之後,站在山巔之上,心裏不禁想起詩聖杜甫的一句詩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當真是氣象廣大,就在孫佺感歎之時,原本的徐徐之風,變的呼嘯開來。也就這一下,烏雲蔽日,雷聲滾滾。孫佺沒有辦法便走向金殿之內,躲避風雨。
剛進金殿,雨便落了下來,孫佺坐在蒲團之上。正當無聊之時突然發現了一件事物,原來玄武大帝麵前有一盞長明燈,位置很明顯,但不知為何剛剛並沒有發現。更奇怪的是,雖然外麵山風呼嘯,但長明燈卻沒有任何的晃動。看著這盞燈光,孫佺的心神慢慢的變的恍惚起來,不一會兒就昏倒在地。
就在這一瞬之間原本靜靜燃燒的火苗,飄然而至,來到孫佺眉心。竟沒入其中,消失不見。
等風雨漸小,從下方太和宮來了倆位道長,行至金殿之內,給上帝上香。卻沒發現昏倒在地的孫佺。此時殿內空地竟然空空如也!其中一位道長禮畢,對另一位道長說道:“剛剛的施主也不知道去了哪裏,我還當他在金殿之內避雨了。”說完便打掃一番,去下方太和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