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記與紀(2 / 2)

高中三年,大多數隻是點頭之交,關係好的隻是,離自己比較近的一些人:徐菁、杭月明、曾瑩瑩、劉佳佳、陳芳、張敏、武歡、濮方靜、陳誌倩、方宏豔……細想一下,高中的好友,著實不少,有20來人。

杭月明像一個大姐姐,時常照顧著我,雖然,最近幾年沒怎麼碰麵,但還是有聯係。

陳芳,高中時期的老二,二姐。是個美人,她總是掛著一抹笑容安靜的聽我絮絮叨叨,她就像如同一抹蘭花。

曾瑩瑩是高一做我後麵的女孩,一直都是落落大方,成績也不錯。

劉佳佳是的小胖妹,肥嘟嘟的,肉肉的。她是個很用功的女孩,也有膽量一人在外獨自闖蕩。

濮方靜明明比我小,卻讓我感到她比我年長的錯覺。遇到事,總是她開導我來的比較多。也同時,給我施加一定的壓力。

武歡,其實是初中同學,初中的時候,沒有多大交集,進入同一所高中,而且,高二分到一個班,不得不說是所謂的緣分了,她這個說好懂,也好懂,說難懂,也難懂。在我看來,她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做事比較穩重。

……

高中,很累,但也充實。大學,輕鬆,卻比較懶散。

宿舍8人一間,大一,八人其樂融融。大二,搬離原來的宿舍,來到兩室一廳的宿舍,距離由此產生。但總歸還是有所交集的。

有成熟穩重的穆藝,吐槽卻有大智慧的梁紅麗,活潑好動的林娟,在之前,我給自己的感覺就是飄忽不定,存在半空,日子一天一天過,總沒有什麼感覺。她們的存在像是把我拉了下來。讓我踏實在這片土地,原來,這裏有我的存在。

緣分是個很奇妙的東西,相識即是緣。

大學三年,一晃而過,回到家,多多少少有點不想回家,家,雖溫暖,但它的束縛太緊了,老一輩的觀念也太陳腐固守已見了。

壓的年輕一輩喘不過氣來,我當然想逃離了,但總是割舍不下那一絲絲的溫馨。

工作5個月,回家次數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家,存在就好。

哪怕離家很遠,也不願被家束縛了自由,所謂的年輕,莫過於此。

年輕雖好,但難免年少輕狂,少了些經驗。有些經驗是靠自己積累和曆練出來的,而不是從老一輩口中,教導出來的。

有些事,雖沒多大益處,但年輕的當代們也不得不走過。而老一輩,始終不願年輕人走這一遭,受這一份罪。

往往,老一輩的勸說壓根沒用,有些事,年輕一輩自己不經曆,往往不知道結局。

做大事的人,往往也不會聽老人的,他們有他們的想法,有他們的野心,年輕就是他們的本錢。

做大事不拘小節,不是沒有道理,細節在於成敗,也不是毫無意義可言,所謂的“小節”和“細節”都要靠自己思量,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順道此,回憶以前上的語文課,那些文言文的翻譯,至今,對我來說,有更合適的解釋。

凡事靠自己,也靠自己的度量,審時度勢是必要的。

這個問題,再說,就回不到正題了。我一般是想到哪,寫到哪,之前雖有大概得剛要模式,往往,寫的時候,就會變換無窮。

作為結局的一章,還是有些話不得不說:1,凡事不要太過計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不要試圖去幹預。

2,在教育方麵,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善於變通

3。心態平和,容納一些不平之事

4。一切未知,一切皆有可能,如果,這條路,認準了,就要走下去,到不到底無所謂,關聯在於自己肯不肯向前走一步。

…………

太多了,我也要偷會懶了,就先這樣吧。

夢境依舊,自己依然獨自走下去,在自己的人生路裏,自己就是一個人,會很累,很苦,但是一路的風景會教會你很多,不用害怕孤獨,因為,曾經擁有過,不要害怕前方的未知數,因為,有一盞盞燈會照亮你前方的道路。

至此,感謝我身邊的你我他,有你們的陪伴,我多多少少成長了些,望你們平安。

說白了,人生道路就是生到死的距離,關健在於這個生死之間。(旁白:你不是說完了嗎?怎麼還有?廢話這麼多!小玲子:嘿嘿,不舍的嘛,旁白:屁!給我滾!一下子,小玲子頓時無影無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