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就是力量(1 / 3)

故事就是力量

封麵主題

當品牌開始從“造神”的怪圈、把控“喉舌”的傳統、裝“奇葩”的冒險中走出,才真正接近了故事的本質——“溝通”

這是一個消費者做主的時代;

這是一個體驗和感性的時代;

這是一個人以群分的社群時代;

這是一個社會化媒體的溝通時代;

不清楚消費者真正心聲,一味盲目地溝通,隻會屏蔽在一個個消費者築成的社區高牆之外。

消費者不相信廣告,數字營銷已死,也許更應該說:以工具思維對待社會化消費的營銷方式已死。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改變營銷基礎的時代;一個以技術驅動、真切而形象地以人們的實際行為習慣為營銷基石的新時代。變革就在眼前,找到品牌的潛在影響群體,與群體中的重要影響者建立信任,融入社群,與消費者共建品牌,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數字營銷,實現真正的數字營銷變革。

管理學家約翰·P.科特曾說:“不會講故事的企業家就不會管理。”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認為:“講故事是最簡單的最有凝聚力的工具。”

世界上就是有這麼一些品牌,你總是為之傾倒,心甘情願地follow它的所有新聞,成為它微博的忠實粉絲;無怨無悔地掏錢追隨它當季最新的產品;並且死心塌地充當它的免費推銷員,主動向親朋好友宣傳它的各種優點。

這樣的品牌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品牌,並且,也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品牌。這樣的品牌不隻有產品,也有魅力。它們的產品和品牌魅力完美融合,形成獨特的品牌氣質。這樣的品牌不單單滿足消費者,而是引領消費者,讓他們迷戀它、追隨它、傳播它。

為何講?這是一個消費者做主的時代

隨著SoLoMo消費群的興起,互聯網不再是一個虛擬的世界,而是一條條充滿消費者氣息和聲音的大街;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已經在一個蠻荒的數字星球上培育成為三個最有活力和最具商業價值的新商圈。

第三次零售浪潮正席卷而來,權力的天平已經傾斜,消費社會的主導大權已從生產商、零售商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說了算,你要推薦或推銷什麼,首先你要尊重消費者的意誌,獲得消費者的授權或許可。他們不再受商家的主導,而是更相信自己社交圈子裏的好友、同事、親友、專家、同行或網友提供的各類消費建議,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和素未謀麵的消費者相互交流,分享她們的消費主張。

今天,人與人已經聯網,物與物開始聯網,人與物將要聯網。理論上,我們甚至可以把宇宙中的每一粒塵埃、每一顆植物,每一個宇宙生命,都可以數字化,並相互連接起來。

今天的零售商、品牌商,需要改變觀念,心懷顧客,鼓勵消費者參與到對話中,讓消費者感到溫暖和需要,廣泛聽取顧客的想法,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需要。同時我們要懇求或鼓勵消費者表達他們個性化的需求。零售商第一次要豎起耳朵,像中央情報局一樣,學會聆聽,搞清楚顧客是誰?他們想要什麼?他們在談什麼?在顧客真正想要的時候,提供1對1的營銷和服務。我們不能再沒有得到顧客的許可或授權,如今天的群發短信或DM給消費者單向推銷了。

鳳凰網副總裁徐進認為,今天這樣一個營銷時代,最根本的變化有五點。

一是變化在於消費者,他們不再是傾聽者、購買者,而是品牌的合作者,消費者正逐漸占據主動權,成為品牌的參與者;

二是365天360度營銷,我們必須365天綁定消費者的生活,才能進入消費者的生活圈;第三是品牌營銷必須要融入到消費者習慣接觸的新媒體社交方式;

四是整合一個共贏的平台,這個共贏的平台,也是內容營銷的本質;

五是我們的營銷時代從原來的產品、品牌為中心的營銷濕地,過渡到了現在以人為中心的時代。

原來的傳播是“控製信息”“管理信息”,而現在需要大量地參與,人的行動與行為,和他說的什麼,構成的企業的聲譽。

大多數人對於其經常接觸的事物,令其感動的故事以及那些具有激勵作用的事物都會比較關心。人們往往會基於情感而做出決定,而後才會去尋找支撐這些決定的根據。因此,對於每一個企業家來說,學習如何運用故事與現實相結合來表達其價值主張,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這些故事往往都來自於他們的親身經曆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