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漢元曆999年,華夏九萬萬裏國土,大旱三年,大地皴裂,蝗災爆發,四境顆粒無收。如火驕陽肆意炙烤,殘垣斷壁隨處可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的餓殍。大好一片天朝上國化為了絕境鬼蜮。
漢正帝連下十八道皇榜詔書,廣邀天下奇人異士祈天求雨。一時間應者如雲,不僅有三清道士,和尚喇嘛,連不少深山潛修的jīng怪也出山前來參一腳,一時間京城內外清光千條,金雲蓋頂,妖氣衝天,道佛妖齊聚首,場麵何其壯觀!
可惜,不到三天工夫,得道高人,仙魔巨擘個個灰溜溜的走得幹幹淨淨。人人驚駭莫名,避瘟神似的四散落荒而逃。
漢正帝龍心如煎,驚聞噩耗,從龍榻一蹦而起,衣冠不整,散發赤足,點足數百金吾衛,匆匆忙忙坐著九五金龍帝輦,一路穿過禁宮牆闕,直奔羽化金仙台,帝輦後麵跟著聞訊而來的文武群臣,個個跑得雞飛狗跳,丟鞋落冠,狼狽不堪。
羽化金仙台名為台閣,實則是恢弘浩大的宮殿群,專供奇人異事,佛道仙神修氣養真之所。可惜此刻隻見一道道遁光亮起,此起彼伏消失於天際。
有些白須老臣見狀,捶胸頓地,號嚎大哭,“各位仙長莫走,叩請救華夏!”
無論漢正帝與群臣百官如何叩請苦求,羽化金仙台內的高人異士還是鐵了心走得幹幹淨淨,轉瞬人去落空,仿佛晚走一步百年苦修就會毀於一旦,化為灰灰一般。
漢正帝見狀也是悲從心來,仰天悲歎:“嗚呼!天要亡我華夏!”
正值眾人悲苦交煎,一籌莫展之際,羽化金仙台九丈朱漆銅釘巨門轟然打開,一老一少兩個道士緩緩走出。老道士鶴發童顏,仙風道骨,少道士倒是普通非常,乍看與常人無異。
羽化金仙台自一年前建成,正門從未打開過,原因無它,奇人異士都是高來高去之輩,架起一道遁光便飛的無影無蹤。
漢正帝看見老少道士,微微一愣,隨即大喜,雙腳一蹦,竟不顧九五至尊龍體顏麵,從帝輦上跳下,深深躬身一揖:“請道長體恤大道天心,救我華夏黎民蒼生於水火。”
老道士微微一笑,仙氣盈然,“無量天尊!吾皇放心,貧道應皇榜詔書而來,自當祈天求雨,求得甘霖充足,以保黎民蒼生。”
漢正帝和文武群臣聞言大喜,有些更是喜極而泣,“天佑華夏!”
少道士輕輕扯了扯老道士,不動聲sè的道:“師尊,你這般如此會不會太無恥了點!”
老道士一臉仙風道骨的笑,卻也不動聲sè的回道:“乖徒兒,你懂什麼,中州大小數百個國家,天數之下,華夏合當該有大旱滅國之禍……不過天道之下總有一絲生機,你就是天數之下最大的變數,有你在,一切皆有可能!”
少道士正sè道:“師尊,我個人覺得你在唬我!幾個月前我遇見你的時候,你還是個乞丐,你現在跟我說道法天數,我一時真的接受不了。”
老道士輕咳一聲,“無量天尊!乖徒兒馬雲,你且聽好,依著為師妙計行事,為師做天師,你吃香喝辣,可好?”
少道士馬雲還yù開口再勸,他這便宜師尊除了要飯jīng通之外,壓根不懂道術,借著祈天求雨的幌子混進羽化金仙台蒙吃蒙喝已是極限,現在那些真正有本事的高人都知華夏亡國之運不可改,天意不可違,唯恐亡國浩然大劫因果沾上己身,到時候雷霆天怒之下,少不得身死道消化為灰灰,紛紛嚇得作鳥獸散。唯有他這個便宜師尊,不知豬油吃多了蒙了心還是怎麼地,竟然巴巴的往前湊,還想做華夏國的天師,他也不想想,就他什麼道術都不會,不說雷霆天怒,且說到時候求不來雨,漢正帝第一個就能活剮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