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檀溪高祖(1 / 1)

沿著柳營江岸上彎彎曲曲的208省道往西行駛120公裏,穿過密林深深,山泉汩汩的瑞都便到達了菁城的地界。菁城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的平坦穀地,地處戴雲山、玳瑁山和博平嶺三大山脈的連結之處,加之柳營江北溪橫切,兩岸群山環抱,中腹江水滔滔,兩岸樓宇鱗次櫛比,商貿往來甚繁。檀溪位於菁城城區北郊,沿鷹廈鐵路往北不到三公裏地,漫山遍野種滿柑橘和桃樹,公路兩旁菜畦青蔥整齊,盡頭種著幾排桂樹桃樹的房屋若隱若現,田間三三兩兩的孩童呼朋引伴,他們頭戴鬥笠,手挎竹籃,為田間辛苦勞作的大人派送午飯。

檀溪陳氏一族,自北宋年間從黃河一帶逃難至閩南,後幾經遷徙,遂定居於此,因與當地人雜居婚配,許多中原風俗漸漸隕滅,直至無跡可尋。時值**戰爭,高祖父秉承遺訓,效力朝廷,雖隻是九品把總,然盡心盡責,保一方安寧。高祖在位不過才十餘年,檀溪商貿往來頻仍,百姓安居樂業。又一年,高祖父突染重疾,高祖母費勁心思,尋醫問藥,終不得治,三月而亡。

高祖父離世不到幾年光景,家中無人幫持,以致家道中落。曾祖父此時尚且年幼,高祖母獨自一人,苦心孤詣將其撫養成人。未曾想曾祖父無心思學,弱冠之年便拜了師傅,操刀殺豬,早早幹起了賣肉的營生。高祖母愧疚難當,自知無顏以對列祖列宗,早早便變賣陳家祖宅,為曾祖父謀得一門好親事。自此便闔門卻掃,皈依佛門。曾祖父自此賣肉為生,手藝精絕,操刀切肉,薄如絹帕,削骨剔肉,絲絲分明。曾祖父為養一家老小,不論寒暑,不畏風霜,蓼蟲忘辛,不辭辛勞。天見垂憐,不到十年,便另置宅院,種樹栽瓜,妻兒歡聚,其樂融融。曾祖父一心想著尚在溪邊年久失修的祖祠裏修行的老母親,含辛茹苦將自己養大,如今卻在這淒風苦雨中獨守祖祠,心下不忍。次日便與妻子商議,二人一早便拖兒帶口前去接老母親回家。然多年來高祖母已習慣與這青草荒荒、斷垣殘井的祖祠相伴,不願再到塵俗喧囂中荒度餘生,隻想有生之年為陳家祖祠除塵去灰,添燈進油。苦勸之餘,高祖母一再堅持,夜色將近,曾祖父隻能攜妻兒從後山的竹林叢中沿路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