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洛上事畢(1 / 2)

接下來事情進展地就很順利了,一切按照龍相的意願發展。

洛上城中傳來消息,安如賦突然死亡,死於一個發狂的士兵手中。

大致經過就是他在巡視城頭守軍的時候,一個士兵突然癲狂將其殺害。

說來也奇怪,安如賦畢竟是一個天靈境練氣者,在這個普通士兵麵前卻毫無招架的能力。

侍衛也沒能攔住這個士兵,事發突然,安如賦在一瞬間就被殺死,他們根本來不及阻止。

論離奇程度,這件事絕對可以列入《雲洲奇聞異事錄》前三甲,說是第一也不為過。

不管怎麼說,安如賦死了,時之國失去一位雄心勃勃的王者。

作為在位時間最短的王者,我們無法采訪他,問問英年早逝的感想。

但想來安如賦是憋屈的,二十年隱忍,最終登上王位,本想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先是聯軍折於師天城,將他的所有心血付諸東流,而後被天之國軍隊打到洛上城下,現在又付出生命的代價。

這事件的真相隻有龍相一人知道,但他不會說出來,那會引起國怒,不利於掌控時之國。

當然,龍相殺死一個王者,就會還時之國一個王者,他從來不占別人便宜。

第二天,安泓生高調出現在洛上,當著城中的貴族和士兵出現。

這個消失多年的皇子引起巨大的轟動,時之國正是缺領導者的時候。

貴族們還記得安泓生的樣貌,先前留下的畫像等物並沒有被安如賦銷去。

在禮官證實安泓生的身份後,新皇登基也被提上日程。人們還來不及從悲痛中走出去,就要擁立新的王者。

內憂外患!時之國真正到了最危急的時候。

外麵有天之國虎狼環視,隨時都能打進來;內部新皇並沒有威信,無法凝聚軍心。

大部分貴族期待安泓生的作為,將所有的目光壓在他身上,希望他是個力挽狂瀾的強者。

安泓生注定要讓這些人失望,首先他並不是那種能力出眾的人,根本無法與天之國抗衡;再說了,就算他有這個能力,龍相也將他吃的死死的,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若他不聽龍相的話,龍相隨時都能將他殺掉,然後派昨晚與他雲雨的女人進城,就說懷中有王血便是。

於是,在洛上城中所有人都承認這個新皇的時候,安泓生選擇投降。

他帶領百官來到洛上城外,以臣子的禮儀迎接龍相入城。

這著實讓所有人驚掉下巴,但他們也知道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能夠保全時之國的辦法。

若是再與天之國戰鬥下去,時之國將不複存在,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中。

而且,如果繼續頑抗下去,就都要死。天之國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平民可以活下來,而他們不可以。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隻是先前囿於安如賦的“舉國相拚”不好提出投降的意見。

誰第一個說投降,誰就成為時之國的千古罪人,他們不想做這個罪人。

現在,安泓生主動將罪人的名號攬到身上,貴族們何樂而不為?

罪人你來做就好了……

程高沒有出來見龍相,幾天後傳來消息,他在自己的府邸中自刎殉國。

這幾個月來,他作為時之國全軍統帥,卻根本沒有與天之國軍隊交戰,除了先前在深林裏麵消滅先鋒部隊。

事實上,他也沒有這個機會。龍相采取的是圍城策略,他也無計可施,然後就是安泓生投降。

兩國的士兵甚至沒有因為戰鬥而死亡的,寥寥幾十人的傷亡還是因為城中糧食緊缺餓死的。

這個時之國最高統帥還沒有經曆幾場大戰,就從統帥的位置下來,以死亡的方式。

為此,龍相擠出幾滴眼淚,為了表示自己對故人的追思。

在鄒陽死後,飛馬眾就歸程高統領,程高時候,飛馬眾又回到龍相手中。

小部分元老是認識龍相的,正是龍相將他們從大公爵府的地下帶出來。

而後龍相與時之國鬧翻,殺死鄒陽,他們對於龍相的恨意卻一點也沒有減輕。

龍相也不求獲得他們的原諒,隻是下了一道命令,將他們遣散,此生不得入伍。

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能夠讓他盡快取得飛馬眾的控製權。

他將飛馬眾的編製打亂,然後重組,混進去一些天之國騎兵,分而治之。

不管怎麼說,龍相帶著天之國大軍入主洛上,時之國已經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