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飲水的選擇(1 / 3)

飲水的選擇

特別策劃

作者:張田勘

水質專家趙飛虹自稱20年不喝自來水,原因不是因為自來水不安全,而是覺得喝礦泉水更健康。這樣的解釋不僅引發爭議,也導致很多人的焦慮。在中國現有的條件和環境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大部分人飲用的都是自來水。如果自來水還不保險,我們還能喝什麼水?

健康的水有哪些標準?

什麼是健康的水?目前有不同的標準並有不同的認定,可以根據專業機構從衛生和營養等方麵製定的一般標準來認定。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符合以下標準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利:不含有害菌、藻類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硬度適中,含有適量礦物質,活化富氧,含有碳酸根離子,偏弱堿性。

具體而言,有幾項標準:

1.不含任何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包括兩種。一是看得見或聞得到的有害物,如鐵鏽、泥沙、混濁、餘氯和其他異味等;二是人們察覺不到的有害物,如重金屬鉛、汞、砷等,細菌、孢子孢囊、VOC(揮發性有機物)、致癌物質(如三氯甲烷)等。另外,放射性物質及熒光物質等應控製在國家規定的指標內;

2.水的硬度適中,主要是指水中的碳酸鈣不超過500mg/L(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出的標準);

3.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如鋰、鍶、鋅、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矽酸、遊離二氧化碳等任意一兩種成分,總量為300mg/L左右;

4.水的PH呈弱堿性;

5.水的分子要小,便於提高水的生物效能和生理功能;

6.水的媒介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滲透力、擴散力、代謝力、洗淨力、乳化力等要強,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

自來水安全不健康?

趙飛虹認為,喝白開水是安全的,但安全水並不等於健康水,自來水中所存在的氯氣消毒副產物,可能對健康有影響,因此,喝優質的天然礦泉水更健康。

但是,如果比較一下從2012年7月1日起強製實施的由國家標準委員會和衛生部聯合修訂出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簡稱新國標),就會發現,真正達標的自來水其實就可以算做既安全又健康的水。一些專家認為健康的水是指有營養的水。因為,從術語上看,自來水的達標主要是衛生條件的達標,在英文中衛生和健康是同一個詞health,而營養(nutrition)則是另有所指。

再從內容上看,新國標中的城市自來水的國家標準(GB5749-85)規定,自來水色度不超過15度、渾濁度不超過3度、不得有異嗅異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外,還有一係列主要物質的限值。例如,PH為6.5~8.5,總硬度(以碳酸鈣計)為450 mg/L,鐵為0.3 mg/L,錳為0.1mg/L,銅為1.0 mg/L,鋅為1.0mg/L,溶解性總固體為1000mg/L,氟化物為1.0mg/L,砷為50ug/L,硒為10 ug/L,細菌總數為100個/L,揮發酚(以苯酚計)為0.002mg/L,硫酸鹽為250mg/L,氯化物為250mg/L等等。

如果能達到上述標準,則自來水肯定是安全的,而且也是健康的,甚至如果以礦泉水為營養水來對照,達標後的自來水也隻是在一些標準上達不到與礦泉水一樣的營養要求,如缺少鋰、鍶、溴化物、碘化物、偏矽酸、遊離二氧化碳等,而且,自來水的水分子可能沒有礦泉水小,在水的溶解力、滲透力、擴散力、代謝力、洗淨力、乳化力等方麵,自來水也不如礦泉水。

所以,與其說合格的自來水安全不健康,不如說自來水安全但比礦泉水的營養性要差一些。

自來水礦泉水各有千秋

人們選擇和喝什麼水除了環境製約外,也有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連專家都對喝自來水好還是喝礦泉水好有爭論。有的專家認為,喝水就是補充水分,沒有必要考慮營養問題。但另一些專家認為,喝水也要講究營養,如果有經濟能力和專業知識,還是選擇礦泉水為好,但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礦泉水。

選擇和飲用礦泉水當然可能比自來水更有營養,但是得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且如果沒有專業知識,恐怕在選擇礦泉水方麵還可能上當受騙,並且不容易獲得營養素的平衡,因為,不同地域和品牌的礦泉水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是不相同的。而且,由於中國的商品水市場如同其他市場一樣,管理還不完善,難免有假冒偽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