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1 / 2)

淺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產業觀察

作者:劉亞岩

摘要本文從計算機的發展曆程著手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從計算機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專業性和智能性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實用性兩個大方麵對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做了總結,並以此為基礎對未來計算機的發展做了總結性的展望。

關鍵詞計算機發展曆程專業性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在21世紀的今天計算機技術憑借其在信息社會中獨特的基礎地位吸引著整個社會的方方麵麵來為其進行相關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服務,盡管計算機技術仍然麵臨著許多有待克服的複雜棘手的技術難題,但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後發現最困難的並不是技術因素本身,而是麵對新環境下信息、知識、係統規劃、企業文化、技術、資源等組成的一係列新的挑戰。

1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曆程

1946 年 2 月 15 日這一天在美國的賓尼法尼亞大學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這台龐然大物共計由 1. 8 萬個電子管構成,重達三十多噸,占地麵積大約為兩到三間教室那麼大,其運算速度竟然能夠達到每秒五千次。雖然當在當時來說計算機的體積和重量都相當龐大,而且運算成本也十分高,但是就其問世對開創一個新時代所作的貢獻而言,它的花費也是值得的。這不僅標誌了新式計算機時代的到來,而且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繼這之後,人們開始對計算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於1956 年又推出了一種以晶體管為核心的二代電子計算機;緊接著,以集成電路電子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的電子計算機於 1959 年麵世。在這之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整個計算機的生產成本逐步降低,計算機的硬件也開始由單一化向著硬件與軟件固件組合的係統化的方向發展,在性能上也迅速提升,其種類也開始由單一的一體化不斷分化出巨型、大型、中型、通用、小型和微型等多種類型的計算機。在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以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又逐步向著微型化和大型化的方向發展。進入本世紀以後,由於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大量研究,現代計算機已更加趨向於專業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其操作也更為簡單、運算速度更快而且價格也更加便宜。在各個行業中計算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2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

2.1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專業性和智能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以半導體晶體管技術、微電子技術、複合材料技術以及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技術的重大突破,一方麵,這促使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另一方麵也使得計算機的專業性和智能性日益突顯出來。例如,如今的計算機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對象的需要進行各種更新和改裝,甚至還可以為各種不同需要的用戶量身定做專門的筆記本計算機或者台式計算機,計算機的這種能夠根據不同應用領域進行多種功能分化的能力不僅體現了其本身的人性化的一麵,同時也展現出了其自身的專業性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