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蚌生珠(1 / 3)

第一章老蚌生珠

朱昌邦是我的名字,這種帶著濃重古代韻味的名字是我爺爺起的。據奶奶說我家祖上出過不少大官,還是頂天了的那種。我估摸著大官嘛,肯定是在曆史留了名的,隻是爺爺不說,我也無從得知。

雖然我是新世紀的大好接班人,但我的時間裏除了正常上課補習外,一直都加了一種課業,那就是君子四藝,此外不少儒家典籍也被爺爺壓著死背了不少,但這並不表明我對得起我的名字。

根據奶奶的口述,我這名字還是有出處的。‘邦乃其昌’就是我的名字來源,語出《尚書•商書•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大意是說,佑助賢德的諸侯,顯揚忠良的諸侯,兼並懦弱的,討伐昏暗的,奪取荒亂的,輕慢走向滅亡的,推求滅亡的道理,以鞏固自己的生存,國家就將昌盛。

由此可見爺爺對我是抱有極高的期望的,但很可惜我就一混蛋,少不更事是爺爺常罵我的名言。這件事搞的我都很抑鬱,至少為了脫離這個名頭我是努力過的,但貌似這個結果不是很好。

我還記得那幾天我憋在屋子裏看書背書,搞的爺爺奶奶居然請了個醫生回來給我檢查身體了。我估摸著奶奶怕是覺得我發神經或者生病了,為了爺爺奶奶不擔心我,我便每次發瘋的時候都躲起來不讓人見到。

在那之後我偶爾也在人前發奮好好看些書,但大多是些閑書,至少爺爺是這樣看的。爺爺向來主張文武齊昌的教育,想我又學古又學今有學文又學武,這種想法倒是好的,可惜我頭腦蠢笨,學了個四不像,自然也就不及爺爺的萬分之一了。

鑒於這種情況爺爺便常說我還年輕,可以慢慢來。但我經常被書裏的東西給攪昏頭了,以至於在學校的成績除了語文基本沒及格,於是我成了爺爺的笑柄,至少家裏的叔叔伯伯姑姑們是這樣子笑話我的,但奶奶總是在一邊鼓勵我。

今天是我十八歲的生日,沒錯今天我十八了,一個在法律意義上擁有獨立人權的時候。再過幾個月就高考了,之後我就能出去旅遊了,那是爺爺答應我的,所以我要好好努力一下,好歹要爭取曆史也及格一下子,不然每次都隻有語文及格太丟人啦。

這樣一來我也能上個三本院校,也算是對得起我這些年的埋頭苦讀了。雖然叔叔伯伯姑姑們老說我的苦讀是假打假認真,其實我是真的認真了的。隻是每次看完書後,腦子裏就出現一道光,然後我又什麼也記不住了,以至於每次爺爺上一秒考我的問題,我答過了,下一秒就忘記。

我這毛病爺爺不知道請了多少醫生,國內的國外的都有,但就是什麼也查不出來,後來爺爺也就放棄了,反正依著爺爺的經濟條件,養活一個吃幹飯的也是很容易的。我估摸著爺爺是打算把我當傻子養活了,反正家裏也不缺我這口子飯嘛。

我懂的,但我真的不笨啊,咋就沒人相信我,我還記得小時候我說腦子裏有光吃我背過的書,爺爺奶奶都當笑話聽,說的次數多了,我便也不敢再說了。我不喜歡叔叔伯伯姑姑們看傻子的眼神,雖然每次爺爺奶奶都摟著我笑的挺高興的。

朱昌邦騎著自行車往山上騎去,他打小就跟爺爺住,爸爸媽媽嘛,不好意思呀,他隻看過他們的黑白照,沒錯,他剛出生不久,爸爸媽媽就死在了某場運動中。沒看前麵說過嘛,他家祖上出過不少大官,那些土豪士族可不就說的他們家嘛,當年可是死了好多人的,他都還迷迷糊糊的記得,小時候家裏經常辦喪事,到處一片一片白茫茫的記憶,到處都飛舞著紙錢。

就在朱昌邦拚了老命的往山上騎的過程中,他書包裏的磚頭機叮呤當啷的響個不停,他好不容易停穩了車子,掏出來一看,唔,不認識。

“您好,請問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