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本想陪著曾憲武說一會話寬慰一下對方,隻是對方看起來要比想象中的樂觀,深更半夜的還有好胃口吃了許多水果,最後以“不要打擾老人家休息”為由搶占了常在的房間,將常在和小喬趕出房門,獨自躺在床上,曾憲武看著泡好的一杯茶冒出的熱氣微微出神,再看茶桌上放著的一般型號的茶勺,不禁老淚縱橫。
常在似乎看到了那嬉笑怒罵麵孔背後的悲傷,觀賞房門的時候心情很是沉重,小喬似有感應一般拍了拍常在的肩膀,看著對方鼓勵的神情,常在自嘲的一笑,調整好心態,來到另一間房的門口,他想了許久,終於敲了敲門。屋內傳來請進的回答,常在推開門,看見了正回頭觀察自己的一老一少兩位僧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身後的小喬看到此景,也一同上前鞠躬道謝。
“感謝二位大師抬手相助,常在感激不盡。”
圓緣大師與悟明口送佛號上前還禮,圓緣看著常在,又看了看小喬,欲言又止。
常在看出老和尚有幾分遲疑,他將小喬拉近身邊一些,微笑道。
“大師有話但講無妨。”
圓緣大師點了點頭,從袖中拿出一把匕首,正是常在一直使用的“噬靈刃”,他指著噬靈刃問道。
“阿彌陀佛,老僧方才出手相助並非有所圖,小施主不必多慮,隻是在下有一事不明當麵請教,此物從何而來?是野外拾取還是他人所贈?”
常在看著老和尚誠懇的樣子,苦笑道。
“不瞞大師,這把匕首是我一位長輩留下來的遺物,不知大師……”
聽到這裏,老和尚麵露不可置信之色,隨後似乎是想到了難過之事,滿麵的悲痛,常在看著對方變幻不定的表情,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過了一會,圓緣大師的情緒似乎有所緩解,他將匕首遞了過去,開口問道。
“小施主可是姓常?”
常在接過匕首驚奇道。
“正是,大師莫非認識這把匕首的主人?”
圓緣大師反問道。
“孩子,常生常百川是你什麼人?”
常在有些黯然道。
“是我的爺爺,大師,你認識我爺爺麼?”
圓緣大師苦笑道。
“豈止是認識,孩子,說起來,你爺爺算是我的同門師兄弟,按照入門順序我稱他為他師兄,你該叫我一聲師兄。”
隨後他給兩個年輕人互相引薦道。
“悟明,這便是之前我與你說的,你那位常師伯的後人,你該叫一聲師兄,這是我徒弟悟明,對了,還沒問,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常在與悟明見禮,悟明還禮,常在道。
“小侄常在。”
圓緣大師點頭道。
“常在世侄,你剛剛說,這是我常師兄留下的遺物,具體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你可否與我詳細講述一遍。”
常在點了點頭,將自己小時候的經曆,以及後來發生的大部分事情,除了自己眼睛方麵的細節,都敘述了一遍。不知為什麼,之前並沒有和對麵的老和尚見過麵或是共過事,但是坐在這裏看著對方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感,讓自己放下了戒心,將大部分事情經過全盤托出。似乎是看透了常在的想法一般,圓緣大師告訴常在,自己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他們曾經拜過同一位老師,據說那位老師本領高強,而且有些術法修過之後,他的門下弟子如果見了麵,就會有一種若有若無的親近感,或者是靈能的和諧之感。老和尚也有這種感覺,所以常在說自己是常生的孫子,圓緣大師沒有多問就相信了。
聽著常在的敘述,老和尚並聽邊點頭,時而皺眉,時而眉頭舒緩,到最後也忍不住黯然神傷道。
“遙想常生師兄當年是何等英雄人物,卻也逃不過此一劫麼,時也、運也、命也。”
唏噓的同時這才注意到了小喬,於是問道。
“對了,常世侄,還沒請教這位是……”
常在趕忙拉過小喬介紹道。
“世伯,這位是小喬,是我的好朋友,之前一起共過事,說起來,也算是經曆過考驗。”
小喬與對方師徒二人相互見禮,圓緣大師有些遲疑道。
“恕我直言,這位小喬女施主似乎給我的感覺有些與眾不同,也可能是老僧的錯覺,術者經常會疑神疑鬼,世侄不要見怪。”
常在和小喬心中皆是一驚,小喬麵帶詢問之色看著常在,後者做了個淡淡的拒絕的眼神,圓緣大師視若無睹,常在替小喬道。
“世伯好眼力,其實用修行者的話說,小喬可能屬於靈能比較強的那類人種,其他倒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