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圈內
三大特性看明白
中國電影市場
特性1#:一直都是60部電影穩定地占據了80%以上的票房
國內大範圍公映的電影數量從2009年的160餘部增長到2013年的300部,但觀眾的消費習慣實際上沒有什麼變化,每年大約有60部左右的電影穩穩占據了全國票房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個占有率上下的浮動不是看當年上映的電影數量有多少,而是看排在前十位的電影吸金能力有多強。
在成熟市場中,亦如此。北美近十年裏每年上映電影均在500部以上,2009-2013年,前20部電影所占有的票房規模約在40%-46%,前60部電影則穩定地瓜分了70%以上的票房,這兩個數值浮動的空間與中國電影市場相比差別也並不大。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明,無論是在成熟市場中,或者是在中國這樣尚處於發展階段的市場,影院觀影的集中度都是相對穩定的。
電影市場亦是如此。2009年,排名第20的電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票房是8500萬。2013年,排名第20的電影是
在2013年,前60部電影終於齊齊攜手邁過一個億的門檻。2014年,估計這個數字會繼續提高到1.2-1.3億。在扣除相關稅賦之後,通常製片方至少可以獲得一部電影總票房收益的33%。那麼,2014年,一部投資在4000萬以上的電影,必須要進入全年60個三好學生的名單,否則就隻能回家抱著枕頭哭了。
特性3#:管理好過程才能夠管理好票房
如果在北京幾個固定的地方走一圈,你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以這樣的演員陣容,又是XXX導演,隻要投資達到XXX,票房肯定達到XXX。”這個公式聽起來似乎邏輯上是成立的,因為投資額度、演員陣容、導演號召力這些變量確實嚴重影響到一部電影的票房容量,但是光擁有這些基礎條件遠遠不夠。
電影項目往往橫跨一到兩年的周期,在這期間所遭遇到的各種不可測如同天氣一般多變,因此所謂的“票房肯定XXX”那隻是一個美好的目標而已。是否能夠達到目標,運氣不是主要因素,電影團隊的項目管理能力才是決定性的要素。也就是說,隻有管理好整個項目中的過程,最終的目標才能如期達成。
前些年,在國產電影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電影市場處於一個“產品中心製”的環境,觀眾的選擇麵非常有限。一部電影上映,隻要將消息知會到觀眾,觀眾便會根據導演的既往表現進行選擇。而如今,每年上映的電影已經超過300部,特別是對於近些年快速占據主流市場的年輕觀眾來說,大部分導演已經不具備穩定的市場影響力。在這樣一個“觀眾中心製”的時代,一部電影在推廣中是否可以打動觀眾、引發觀影期待,成為達成票房目標的主要條件。這也是近些年電影的推廣費用迅速攀高,影響票房的變量陡然增多的主要原因。
形成這樣的市場現象,是因為三種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一,電影的邊際成本近乎為零,和軟件一樣,理論上可以被無限複製,上映之後每增加一名觀眾,對成本的影響非常低。於是所有的電影都傾向於覆蓋更多的影院,到達更多的觀眾;
其二,受到時間的限製,影院的放映場次是有限的。為了提高每一個場次的效率,影院總會傾向於放映更大眾化的電影來擴大營收,還有盡早地放映新電影來吸引觀眾重新進入影院消費;
其三,在每張電影票的價格近乎一致的情況下,觀眾總會傾向於消費質量更好的電影。但在無法提前預知電影質量的情況下,觀眾往往會通過導演、演員以及宣傳等綜合因素來做判斷。而優秀的人才資源和媒介資源都是稀缺的,觀眾的注意力也是稀缺的,使得能被觀眾注意到的電影本身就是有限的。
在以上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一部電影能夠在影院生存的時間周期相對穩定,全年所有影院能夠容納的電影數量也是有限的,觀眾每年能去影院消費的電影亦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何北美這種高度成熟的市場中,幾大製片商每年的產量相加總會維持在百部以內的原因,並非是能力不及,而是市場容量和投資風險相結合,寧願少而精,無需大而全。
特性2#:每部電影都必須要進入相應的梯隊才可以盈利
每個學生或許都會記得高考前各種模擬測試,在這樣的測試中,名次比分數更為重要。因為一個學校的教育水平和升學率相對全國範圍來說是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當你能進入到某個梯隊時,也代表著你邁入相應學府的概率大大增加。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票房是3.15億。當市場的總容量在快速攀升時,隻要你進入到好學生的範圍,你必然可以享受市場高增長所帶來的增量部分。
再來仔細看一看這些高票房電影的分布,可以看到無論是在2010年或者2013年,無論是Top20還是Top60,幾乎每個月都有一些高票房的名額存在。2013年,單日票房的容量最低未有低於2000萬,最高超過一個億。常規情況下,隻要在檔期內占據最具競爭能力的位置,那麼也就相當於坐擁了3個億以上票房的機會。
受製於國內電影工業化體係的進展尚顯緩慢,大部分公司的內部都沒有建立一套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因此在所有影響電影市場表現的變量中,執行能力基本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每一個電影項目背後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操作團隊,在一個“人治”大於“體係”的市場階段,大家掛在口中的所謂“名人”,因為既往的成功,反而成為最不受控的條件,往往會成為影響過程節點的主要隱患。這也是近兩年一些“新導演”+“新演員”的組合,因為高度敬業,頻頻交出亮眼答卷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