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偷偷的瞧了眼慕璋堯,見慕璋堯似乎隻對賀妃不喜,對她沒有什麼不悅,這才偷偷的鬆了一口氣。
“賀妃若是閑來無事,不如抄些經書給先去的皇太後吧!”慕璋堯不想在過節的日子裏鬧不愉快,所以隻淡淡的打發了賀妃,讓賀妃抄經書去。
賀妃的臉色瞬間白了幾分,她抿了抿唇,還想再爭取一下,但是皇後又怎麼會給賀妃機會,皇後搶白道:“那可真是賀妃妹妹的福氣了。”
皇後和賀妃鬥氣,其餘的妃嬪哪裏敢說什麼,隻眼觀鼻鼻觀心的低著頭瞧著自己麵前幾案上的菜肴。
偏生有個不怕死的輕笑了一聲道:“皇上,妾是渝州人,這倒是妾第一次瞧見京城裏的燈呢,妾發現這京城裏的燈美則美矣,卻少了幾分靈動,所以妾便親自做了兩盞妾家鄉那邊的燈籠,送與皇上和皇後娘娘,皇上瞧瞧可好看?”
說話的是寧禦女寧嬋,是豫州潁川縣縣令的妹妹,原本隻是個小媛,除夕的時候被皇後給晉為了禦女,也算是為了給賀妃添堵。
兩盞燈籠送與皇上和皇後?
看來寧禦女這是打算向皇後投誠了?就因著上次的晉位?
皇後原本對寧禦女這般嘩眾取寵不太滿意,又暗恨寧禦女居然敢當著她的麵兒爭寵,不過寧禦女到底沒有做的太過分,燈籠也有她的份兒,起碼證明寧禦女將她這個皇後是放在眼裏的,皇後這才覺得心裏舒坦了些。
“那便呈上來瞧瞧吧!”慕璋堯似乎有了點兒興趣。
寧禦女眼裏的笑意怎麼也遮不住,原本應該是由宮女呈上去,但是為了接近慕璋堯,寧禦女自己從宮女手中接過她早已準備好的燈籠,一手提著一個便走上前去。
這燈籠是寧禦女花了好大的心思做的,一邊想著要做什麼樣式慕璋堯才會喜歡,一邊又要防著被別人知道搞破壞或者也跟她一樣用這樣的方式爭寵,所以雖然就隻有兩盞燈籠,寧禦女卻花了大半個月才做出來。
寧禦女做的是一龍一鳳,點了燈,這對龍鳳在昏黃的燈光的映襯下,倒是顯出了些華美金貴的眼色來,寧禦女這燈籠做得委實不錯,不僅做工精美,這寓意也是極好的,送與皇上與皇後再合適不過。
所以當寧禦女將燈籠拿出來,眾人不免有了些竊竊私語,有的誇寧禦女這燈籠做得好,也有的說寧禦女不要臉,當著大家的麵兒爭寵等等。
不管是說什麼,寧禦女心中都是滿意的,她有些得意,得意於自己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來,讓皇上注意到她,還不得罪皇後。
不過還沒有走到慕璋堯麵前就被王元山給攔下了,她手裏的燈籠也被王元山和皇後身邊的流蘇一人拿了一盞分別給了慕璋堯和皇後。
寧禦女難掩失望,寧禦女長得小家碧玉,人倒有幾分活波可愛,她今兒特意打扮了,穿了一身鵝黃色宮裝,梳的也是最能彰顯她長相的墮馬髻,看上去柔柔弱弱的,頗有一番我見猶憐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