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十萬年薪的八零後們(1 / 1)

拿十萬年薪的八零後們

時代廣場

作者:孔文 趙靜

上QQ、寫微博、玩編程,年薪十萬,每天開私家車上下班,在華恒礦業,有一群有著一技之長和職業追求的普通八零後職工,他們的平均工齡隻有五年,卻拿著十萬年薪,過著白領一樣的生活,他們是該單位的“首席技師、金藍領”。

出生於1984年的薛鬆是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自動化儀表及應用專業的一名大學生礦工,恰逢企業建設數字化礦山,他有了用武之地。2010年入礦後,他參與了華恒礦業自動化控製中心的建設,掌握了數字化礦井建設的一手材料。在自動化控製中心建成後,他自學通訊協議和組態王,連續奮戰3天3夜,實現了風機、移動站和低壓饋電遠程控製,在2012年春節期間,使礦井實現無人值守,也使礦井躍上了一個新的發展平台。他還優化了人員定位數據結構,提高了數據讀寫速度和係統的穩定性,改進了機電網。不斷的實踐攻關,使薛鬆這樣有知識、肯努力的年輕人很快成長為技術性人才。

“在知識方麵有自己的專攻,又善於實際操作,在自動化建設上是技術精英,這樣的人才是我們亟需的。對這樣的人才,我們毫不吝嗇舞台,例如薛鬆,今年被評為了機電專業專家人才,六月份,被聘為金藍領,拿上了十萬年薪。鋪路子、搭台子、給位子,凡是有本事、肯努力的人,我們都會善待。”該單位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

好的製度可以激發職工的幹事創業熱情,特別是年輕人的工作積極性。近年來,華恒礦業礦井全部實現了綜采綜掘,綜采二區的普通職工趙業奇成為了采掘電鉗工工種金藍領。2008年,趙業奇畢業於新礦集團高級技工學校,來到華恒礦業後,他主動拜機電區長魏恒海為師傅,與機電班組長胡兆嶺簽訂了師徒協議。“我的兩位師傅都是在采煤專業機電技術響當當的人物,我覺得自己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投對了師門。”趙業奇高興的說。

“小趙雖說才24歲,但是工作起來特別靈活,非常勤快,每天跟著我和老胡學習機電技術,小夥子嘴甜,學到了不少本事。他不忘為自己充電,每天回家都看專業書籍,將來肯定比我們強!”魏恒海介紹。“被評聘為金藍領,我的同學都很羨慕我,工作才四年就可以拿到十萬年薪了!企業要求在被任金藍領的兩年期間要帶出徒弟來,我一定帶動身邊的年輕人好好學技術,都能拿到技師資格。”趙業奇充滿信心的表示。

1988年出生的董廣路是華恒礦業這次評聘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被聘為首席技師,每年能拿到十二萬的年薪。董廣路是名符其實的礦二代,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沉穩與踏實。他的培訓筆記首頁上寫著:人活著不容易,一定要活出個樣來。他所在的掘進三區書記對他的評價是:上進心強、善於鑽研、踏實肯幹。他曾三次在華恒礦業舉辦的職工技術比武大賽中取得前三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礦工,他們辛勤勞碌一生直到退休。我希望自己能把平凡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激情,做一個不一樣的礦工!”董廣路自信地說。

“今年是我們評聘首席技師、金藍領崗位的第二年,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所以我們將首席技師的評聘名額由去年的六人增加到今年的13人,金藍領由去年的八人增加到了31人,年薪也由去年的八萬、十萬提高到了今年的十萬、十二萬。今年評聘的44名職工中,有14名八零後。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們基本實現了當初設立首席技師、金藍領這一人才成長製度的目標。這次,我們將聘任時間延長為兩年,讓高技能人才有更多的時間成長、培養出更多的技術人才。”該單位負責人介紹。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