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他已將第一招練成了。這樣的速度雖說是刻意放緩,力求穩妥的結果,可第一招起手式僅用一炷香的時間便能練成,這樣的事情若是逍遙子或者天山童姥在天有靈,那也得驚地活過來,畢竟天山折梅手本就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其精微奧妙自是不必多言,而這第一招的起手式,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後麵招式的威力,因此更顯繁複,武學境界或者內力不到的話,即便強行修煉,其結果也隻能跟四姝一般。
不過,蕭遙穿越以來,多數時間裏一直孤身在江湖上飄蕩,而在諸般機緣巧合或是有意為之的情況下,又屢次承蒙天下五絕這樣不世出的高手指點傳授,武學境界自非泛泛之輩可比,不僅如此,他還一身兼具九陽神功這樣的絕頂內功,這其實便等於是萬事俱備,是以此時一借到天山折梅手的東風,他便立刻沉心用智,多年積累下來的感悟於此刻以九陽內力為基礎,配合他本就超於常人的悟性,這才在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裏,將折梅手第一式修煉成功,而這樣的成功,個人的武學境界、內功積累以及異乎常人的悟性三者缺一不可,換做旁人,那是萬難複製的。
有言道萬事開頭難,這第一式隻要一練會,後麵的便更不在話下了,即便中途遇到什麼瓶頸難解之處,隻要略加思索,也是手到擒來,實在難解的地方,還有天山童姥當年刻在石壁上的注解感悟,借助於此,一套原本極為難練的天山折梅手,蕭遙卻是進境如飛,不過十數日之後,便已將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法盡皆學會,隻是還不熟練就是了。
古往今來,凡達到武道巔峰者,皆有一法通而萬法通的感覺,如今在參悟的過程中,蕭遙便是也漸漸察覺到了這些,感到這天山折梅手跟自己的玄鐵劍意之間,似乎也存在著某種聯係。玄鐵劍意雖與獨孤九劍所走的路子大相徑庭,但二者同根同源,許多地方所蘊含的武學哲理是完全一樣的,這與什麼招式或者內力無關,純粹是境界問題,此時蕭遙參悟天山折梅手時,自然而然便會將其融入其中,作為練功時的參考和比較。
獨孤九劍乃是對方劍法越精妙,它幻化出來的反擊招式也更精妙。蕭遙當初雖未得到這獨孤九劍的傳承,但通過玄鐵劍意,卻也是聞香知梅,如今見到天山折梅手後,二者一相對比之下,自然立刻便發覺出它比獨孤九劍更高明之處,在於不論對方用什麼兵刃,折梅手都能產生妙招,奪敵兵刃,最終戰勝對方,這一點不僅與獨孤九劍的理念完全一樣,而且勝在它可以空手對敵,且這兩門路子相通的武功,相互對比參照下,也能互補不足,對於蕭遙的武學修為和境界更是大有裨益。漸漸地,他腦海中自然而然便萌生出了將玄鐵劍法融入天山折梅手的想法,隻是此時,大量的感悟隨著他對折梅手的了解不斷加深而增多,暫時無暇顧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