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無孔不入(1 / 2)

一路雖然多有崇山峻嶺,險山惡水不絕於目,但這些阻礙對於九陽神功已有了長足之進的蕭遙來說卻非難事。便是信步而行間,他每日至少也能趕二三十裏的山路,加之此時他並不急於回歸蒙古軍中,因此他隻是曉行夜宿,將大部分的精力都轉移到了參悟玄鐵劍法上,至於那並未在獨孤劍塚中找到的獨孤九劍秘籍,蕭遙卻並不如何引以為憾了,隻因他數日之中精研劍法,已領悟到獨孤九劍應是劍法求變的極至,但論及武學境界,應該尚不及玄鐵劍法之“大巧不工”的層次,更不及獨孤求敗後來內功大成時,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程度。進而深思,聯係自己曾經的所知所聞,又悟到獨孤九劍之所以分九式,且講究料敵先機,皆因獨孤求敗行走江湖及參軍打仗時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和其提升武功時仔細專研分析對手有關,除其招式與玄鐵劍法隻講刺、挑、砸、掃等幾個非劍法動作克敵的境界有差距之外,更與最後的“心有手無之劍”,也就是“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有十分大的差距。此時的蕭遙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悟到這些道理後,他對於當初夢寐以求的獨孤九劍,心中的渴望之情頓時也不再那麼強烈了。

雖說如此,但畢竟獨孤九劍威名之盛,那是遠非玄鐵劍法可比,況且獨孤九劍力圖想要達到的至高境界一則是“無招”,二則是“速度”,而這兩者又恰好與蕭遙的個人喜好和武學特長相吻合,配合在一起,可說是天衣無縫。玄鐵重劍雖說威力無窮,武學境界也高了一層,且蕭遙有九陽真氣作為基礎,更不可能存在驅使不動或是不趁手的情況。但在蕭遙心中,就個人偏好而言,他還是希望能夠學會獨孤九劍,以承當年獨孤求敗之風采。一念至此,蕭遙當即暗下決心,若是實在沒辦法學到獨孤九劍,那就自己創出個逍遙九劍,總之無論如何,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與“無招勝有招”的武學箴言,自己是一定要將其融入自己的武功之中的。

存了這般的心思,蕭遙每日用功便更加勤奮,不管走路還是吃飯睡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從玄鐵劍法以及九陰、九陽神功中汲取自己需要的武學知識,增長著自己的武學修為。而他的武功在這樣的潛修之下,雖並不能說得到了多麼多麼大的提升,但在施展招式時所展現出的氣質以及對於武道的整體感悟,還有更多其他的隱性方麵而言,當真是受益匪淺。

如此這般,忽忽半月已過。這期間,在蕭遙有意的磨練之下,不說其他,就單說玄鐵劍法,與剛學到時所能施展出的威力便提升了一倍有餘,而其他的武武功,什麼古墓劍法、桃花島劍法等等,相較之下,簡直已可說是不值一哂,此時蕭遙若與敵爭鬥,所能使出的最強武功,便非這玄鐵劍法莫屬了。隻是重劍巨大,負在背上令人一眼可明,這世道人多眼雜,若是碰上外出辦事,未免多有不便,蕭遙又生性低調,不喜引人注目,因此他甫一趕到襄陽城中,便趕忙趕製了一個古樸鐫美的劍箱,將這玄鐵重劍裝在了裏麵。如此一來,別人從外表看去,隻以為箱中裝著的是一把古香古韻的琴築,而絕非一柄曾飽染世人血的屠道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