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聽至此處,已明白了忽必烈的心意。原來,忽必烈一路走來明察暗訪,因此對於沿途大宋的軍事布防知之甚詳,到了平江府後,他自然便開始悉心研究,思考起了將來若是自己引兵來攻時的破解之道。便在這思索的過程中,他漸漸地了解到了大宋的軍力布置其實並非自己先前所了解的那般羸弱。
雖然當初南宋與蒙古聯手滅金之時,雙方本來商定由南宋負責攻打燕京,但大宋屢戰屢敗,最後還是等蒙古攻破了金的其他四個都城後,代大宋出手方才解決戰端。如此看來似乎宋朝的戰力十分不堪,但此時從他沿途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宋朝裝備精良、糧草充足,士氣絲毫未見衰竭之意,設防之處也皆是兵家重地,處處都可以看出這支軍隊並非不堪一擊,雖未交手,但所表現出來的兵威之盛,卻也是不可小覷的。
忽必烈為人謙和,用兵更是謹而又慎,從不大意輕敵。正是察覺至此,之前忽必烈認為已沒有必要再細細查探,將來若能攻到,那麼必將一鼓作氣拿下的大宋腹地,像是平江府和臨安城這些地方,才會重新又納入了他謀劃的範圍。否則將來一旦出現什麼差池,損失的便直接是自己的力量了。因此,忽必烈才會突發奇想,想要直接到皇宮之中一探虛實。不過,這般驚世駭俗的想法,也正應了那自古相傳的“藝高人膽大”的至理名言。
二人說話間,也烏布恩已將蕭遙帶至了忽必烈下榻的行舍。見到蕭遙,原本愁眉緊蹙的忽必烈登時笑逐顏開,當即迎了上來,親熱地牽住蕭遙的胳膊,說道:“兄弟,這幾日你跑哪裏去了,當真是想煞哥哥了。來,先坐下休息一會兒,等會哥哥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說著,親自斟了一杯清茶遞給蕭遙。
見到忽必烈對自己竟然禮敬至此,蕭遙心中大為感動,當即單膝跪地,說道:“兄弟貪玩,差點誤了哥哥的大事,請哥哥責罰!”
忽必烈微微一笑,將蕭遙扶起,說道:“你都知道了?那也好,這件事情,原本就是非你不可的,隻是事出匆忙,並未與你商量過,還請兄弟不要見怪才是。”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蕭遙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已知忽必烈為人確實是十分謙和有禮,兼之寬厚達度,相比之下,他更像是一個受儒家思想教導的謙謙君子,而非草原上統帥一方、隻會彎弓射雕的粗野大漢,因此心中早已十分欽服,知道他開創中國曆史上“元”一朝並非偶然,此時又見忽必烈對自己這般上心,不僅親自倒水慰問,心中感動之下,當即說道:“大哥說的哪裏話?知遇之恩,兄長之情,哪一樣不值得小弟為你出生入死?咱們兄弟之間,那也不必再說這許多的外氣話了。大哥,你來說說晚上的計劃吧。”蕭遙這話雖然肉麻,但其實也算是他的真情流露,畢竟對於忽必烈,他雖然確實有一部分利用的因素在裏麵,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也並非真的是沒心沒肺,好壞不分的。
忽必烈道:“兄弟既然如此說,咱們大事可成。兄弟,咱們今晚便夜探皇宮,為免人多眼雜,晚上咱們不帶更多的人,隻有你和拉克申、尼斯格巴目和兀烈海四人隨行,咱們一共五人,一起去拜訪一下大宋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