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窺探(1 / 2)

天龍寺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聖寺,但大理百姓叫慣了,都稱之為天龍寺。天龍寺背負蒼山,麵臨洱水,極占形勝。寺有三塔,建於唐初,大者高二百餘尺,十六級,塔頂有鐵鑄記雲:“大唐貞觀尉遲敬德造。”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因而又叫做三塔寺。

段氏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出家,因此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於全國諸寺之中最是尊榮。每位皇帝出家後,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寺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規模宏大,構築精麗,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華、峨嵋諸處佛門勝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隻是僻處南疆,其名不顯而已。

出了大理城,蕭遙一路向北,遠遠地就看見三尊挺拔的白塔筆直地矗立在群巒疊翠之中,一眼望去蔚為壯觀。見此情景,縱然蕭遙素來不信鬼神,也沒有什麼宗教信仰,可看到如此雄偉壯觀的景象,他心中暗讚之餘,卻也不禁感到十分地震撼。

穩了穩心神後,蕭遙伸手拍了拍自己半路上從一夥茶商那裏“借”過來的百餘兩銀子,覺得再無破綻後,便抬步向著天龍寺的正門而去。還沒走到門口,他便看到那些前來上香禮佛的香客們絡繹不絕地進進出出。雖然人群川流不息,但蕭遙卻驚奇地發現,耳邊聽到的除了略為噪雜的腳步聲和一陣陣的敲擊木魚的鐺鐺聲外,並沒有想象之中的大聲喧嘩與吵鬧,且他見每名香客都是下頜微收,目光之中安寧祥和,臉上的表情更是虔誠已極,人人禮讓有加,絲毫不見混亂擁擠之情,也全然沒有後世之中那些同樣到靈台廟宇之中燒香祈福的遊客那般興致勃勃的樣子,心中不禁微有觸動。

邁步而前,蕭遙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腳步不知不覺間輕緩了下來。他走進寺中,一眼便看到了那個插著無數香燭的香鼎,其上星火點點,一縷縷淡藍色的煙霧直衝雲霄,偶爾有風吹過時便搖曳生姿,宛似人間仙境,令人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神聖之感。走過最前麵的天王殿向後看去,隻見大雄寶殿彤庭玉砌,璧檻華廊,飛簷下啄,叢楹高驤,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見此情景,蕭遙內心也不由得大受觸動,從一旁的侍客僧手中接過了三柱香,走進了殿內,跪在蒲團之上,向著那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叩首而拜。

禮事完畢,蕭遙走出殿宇,趁身旁的那些僧人們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功夫,趕忙偷眼瞧去,隻見大雄寶殿兩側各立有一個鍾樓,二者對峙以嶽立,下有一條門徑,通往大雄寶殿後方。蕭遙見此情景,剛想再往後麵的殿堂之中探測一二,剛轉過大雄寶殿的一角,迎麵卻走來了一個麵容清瘦的中年和尚,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不知施主有何貴幹?施主若是上香的話,請在大雄寶殿進行即可。若有他事,不知小僧能否相助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