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商議已定便即分道揚鑣,一個往山上走,一個往山下走。其時天色已晚,新月初升,背後的山林間仿佛被濃墨盡染,黑幽幽地似乎隱藏著什麼可怖駭人的怪物,前方卻又不斷地傳來兵刃相交的金鐵激越之音。蕭遙此時的武功雖然已臻小成,但當此緊張的氣氛之下,心中仍然不免感到有些忐忑與悚然。
轉身向四周望了一圈,眼見四下裏空無一人,而李莫愁那一襲杏黃色道袍的背影在月夜下分外明顯,正沿著山道,直往重陽宮而去,蕭遙腳下當即也運起迎風拂柳步,朝著山下疾馳。正奔跑間,卻忽然迎麵見到一塊大岩石當道,形狀陰森可怖,自空憑臨,宛似一個老嫗彎腰俯視。蕭遙於黑夜之中見此怪石,心中不免有些害怕,體內真氣流轉間,腳下也奔的更快了。接著走了一陣,卻見眼前又出現了一塊岩石,便如一個婦人抱著孩子一般。再走了約有一盞茶工夫,已到了日月岩,再下去道路愈發險峻,躡亂石、冒懸崖,屈曲而下,卻是已到了金蓮閣。蕭遙正想在此處休息一下再行下山之時,卻忽聽得岩石後數聲呼哨,躍出四個道士來,各執長劍,攔在當路,默不作聲。
蕭遙陡然發現有人攔路,心中先是一慌,但眨眼間便已想到了應對之策,於是上前唱喏行禮,恭敬地說道:“在下古墓派弟子蕭遙,奉師命下山前來援助全真派友鄰。”
一個長身道人聞聽此言,踏上一步,冷笑道:“你道我們都是什麼都不懂的三歲小孩嗎?不說我們全真教與古墓派中人素無來往,一向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且師傅也說過古墓之中住的都是女子,怎可能會有你這個男子出現?真是撒謊也不會撒。今日你們到終南山來恃強逞能,當真是活的不耐煩了。不給你些厲害瞧瞧,你還真道我全真派是好欺負的嗎?”話聲甫畢,與身旁的一個矮道士對望一眼後,刷刷兩聲,從腰間抽出長劍。二人手中長劍幌動,踏奇門,走偏鋒,矮道士一招“探海屠龍”刺向蕭遙下盤,長身道人一招“罡風掃葉”卻向蕭遙右腿疾削。
蕭遙初見這四個道人時,便已看出了他們人人步履輕捷,顯然內功都不弱,暗自比較了一番後,便放棄了從這四個道人中抓住一個帶往古墓*問內功心法的念頭,轉而凝神迎敵,打算先從他們手中逃脫之後再另覓良機。正欲脫身時,卻見這二人出招狠辣,招招不留餘地,大大有違與出家人的中正謙和之道,心中怒火不由噌噌上漲,心道:“我跟你們無冤無仇,何以一出手便是如此毒辣的招數?這兩劍若是刺實了,兩條腿豈非都要被削斷了?不露點功夫出來,你們當小爺是好欺負的嗎?”一念至此,當下身子微側,左手掌緣擱上矮道士劍柄,使出一招“順水推舟”,輕輕向左推開,矮道人不由自主地劍刃倒轉,“當”地一聲,登時與長身道人雙劍相交,架開了他那一招。蕭遙這一手以敵攻敵之技,原自空手入白刃的功夫中變化出來。前番三人在建康城客棧之中時,李莫愁見蕭遙日日苦練,武功進境神速,因此便在傳授給他古墓派武功之餘,又將一些分筋錯骨手、空手入白刃等功夫中較為粗淺的部分傳給了他。蕭遙隨著功力日進,加之對於武學知識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因此才有了這一番感悟,能夠舉一反三,此時使用出來時,莫說敵手隻有兩人,縱有十人八人同時攻上,他也能以敵人之刀攻敵人之劍,以敵人之槍挑敵人之鞭,借敵打敵,以寡勝眾,且隨著自身功力的增長,威力也隻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