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莫愁收招,四下裏也漸漸歸於平靜,蕭遙和洪淩波不由自主地相互對視了一眼,卻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驚錯與震愕之意。洪淩波素知師父武功高強,不但精通赤練神掌和三無三不手,而且還有冰魄銀針這等見血封喉、詭秘難測的暗器。但這些畢竟都是極為高深的武功,本身威力便不弱,李莫愁使的多了,洪淩波自然而然地便以為是武功本身威力強橫,反而忽略了李莫愁自身的功力。可是眼下師父剛剛跟自己同樣使一套鴛鴦拳,但效果卻與她自己使時有著天差地別的效果,這才大徹大悟,明白過來原來師父自身的努力也是絕不容人小覷的。而蕭遙看過李莫愁施招後,雖然一時弄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拳腳,不同的兩個人使便有如此天壤之別,但如果說到威力如何,就是蕭遙也不得不承認,實是李莫愁更勝一籌。
見蕭遙和洪淩波兩人看的目瞪口呆,李莫愁淡淡哼了一聲後,又重新坐回到了那堆經書旁邊,撿起剛才還沒看完的一本秘籍,接著讀了下去。洪淩波經李莫愁這麼一出手後,心中也自惴惴不安。回想起師父剛才的教訓,當真是醍醐灌頂,心神俱顫,便打算就此埋頭苦練,提升武藝。但教蕭遙練武這回事卻也是當務之急,推之不得的。一方麵是提升自己的武藝,上可報師恩,慰師心,下可強己身,立武林;但另一方麵是教蕭遙武藝,帶他入門。這兩件事在洪淩波心裏翻來覆去地想,過了良久,她終於對蕭遙說道:“這次我再打一遍,你可要看清記牢了。”
蕭遙想起之前洪淩波那令人迷醉的身姿,不由地心生向往,點頭答應。
然而,洪淩波身形甫動,蕭遙便已經看出了異樣。相較之前那靈動的身姿和清脆的拳腳,這次洪淩波再打出這鴛鴦拳時,卻已經全然沒有了之前能讓人沉醉其中的玄美,反而是也帶上了剛才李莫愁出招時的那種狠辣、陰毒。蕭遙看著飄舞在洪淩波周身那些雖比不上李莫愁,但依然頗有氣勢的塵土飛葉,心中悵然若失。
“呼呼呼”,隨著陣陣淩厲的風勢震顫著蕭遙的耳膜,鴛鴦拳的一招一式也在蕭遙的大腦中留下了印象。少了洪淩波那抒情寫意如繪畫一般的拳勢,蕭遙也沒那個心情再去欣賞,於是便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記憶招數上,對於洪淩波本身反而不那麼重視了。
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功夫,這套鴛鴦拳終於又打完了一遍。拳招落定,洪淩波臉上猙獰的表情才緩緩褪去。心決拳意,拳映心聲,洪淩波這番出拳招招狠辣,式式奪命,若是麵前真有個人,恐怕這會兒早已經一命嗚呼,慘死在洪淩波的麵前了。她這番疾風驟雨般地進攻了一番,威力固然強大,臨敵之際自然可以克敵製勝,但洪淩波自己心裏卻沒有絲毫的喜悅之情。她打完了這鴛鴦拳後,並不像前番那般直接便走到蕭遙麵前問他記憶如何,而是一個人默默走到了離蕭遙較遠的地方坐下休息。看到洪淩波既不跟自己說話也不靠近自己,蕭遙略微一想便明白了這其中的原因。想了一下後,他走到了洪淩波身邊,說道:“你來看我打拳吧,看我打的對不對。”
聽到蕭遙這麼說,洪淩波心中一喜,知他原來並不在乎剛才自己顯露出凶惡的神色,當即點了點頭,跟著蕭遙走到空地上,看他練拳。但想到蕭遙並不會武功,當先以修習下盤功夫為主,便說道:“你先來練一練這鴛鴦拳的腿法吧。”
聽到洪淩波如此說到,蕭遙便照著腦中的記憶,一招一式地比劃開了。她之前見李莫愁和洪淩波打這套拳時,雖然威力不同,氣勢也大為迥異,但兩個人的招式畢竟都十分連貫,毫不拖泥帶水。誰知,等蕭遙親身開始習武時,才明白這中間有多艱難。
這地宮鴛鴦拳雖名為拳招,但以“地宮”為喻,則說明其中精髓其實盡在腿法之上。俗話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贏人”,這地宮鴛鴦拳正是如此。它包含十二趟鴛鴦腿,分別是“仆身挑打正樁腿”、“連環巧掛反扣腿”、“通捶擺蓮大剪腿”、“鴛鴦掠手趟挫腿”、“鴛鴦展翅蹬舟腿”、“鴛鴦玉環掛月腿”、“抽梁換柱通天腿”、“鴛鴦比翼蹬捕腿”、“鴛鴦措骨尖腳腿”、“鴛鴦雙昆埋伏腿”、“轉身掠手點腳腿”和“劈手蹶子撩陰腿”,剛才洪淩波和李莫愁帶起的那些漫天卷塵,便是使出這些腿法後所造成的效果。
蕭遙站在一邊初看時覺得這十二趟鴛鴦腿挺簡單,雙腿要麼一翻,要麼一蹬,或者是一點、一踹,其中的變化似乎也並不怎麼繁複。他想到洪淩波使那第一招仆身挑打正樁腿時,似乎是身子倒轉,雙手撐地,然後頭頸微微下沉,全身如彈簧般蓄力,然後雙腳如雙拳般由下至上,端端正正地挑打出去,這便是鴛鴦腿的第一式。蕭遙腦子裏回憶清楚後,身子便想如洪淩波一般騰空飛躍,然後等身子落地,便接上這一招。誰知,蕭遙剛學著洪淩波的樣子雙腿用力,身子向上一彈橫在空中,還沒來得及伸手撐地,隻聽得一聲沉重的“撲通”聲響,蕭遙已經如一張大餅般,麵朝下重重地貼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