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之水浩浩奔流,自黔貴龍頭江始,穿清水、過德山、進洞庭、終於長江。兩岸綠草繁茂,一水漣漪。千百年來,發生在這江邊的故事不知已流傳了多少代。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谘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淩雲塔邊,一個神情俊朗、姿態瀟灑、眉目雋秀的少年正與身旁那位身穿一襲白色洋裙麵如凝脂、眼若流波、微笑側目的美貌少女輕輕地交談著。從頭頂灑下的清澈陽光經少女一身白衣的折射,竟隱隱映出了一圈七色的光暈,似有似無地縈繞在她的身遭。過往的遊人見到這樣一個仿佛出水清蓮般潔雅無塵的少女,目光一經接觸就再也挪不開分毫,直到被同行的友人重重提醒一下,才若有所失地深深望一眼少女已經遠去的背影,方才魂不守舍地離開。
“蕭遙,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大才子啊。”聽到少年吟出的詩句,少女輕輕一笑,吐氣如蘭,莞爾一笑,麵若桃花,直可比一笑傾城,再笑傾國。
“我算什麼才子了,這首《望江南》其實是蘇軾蘇大才子當年在山東超然台所做,我隻不過是搬過來借用了一下而已,應景罷了。”被稱為蕭遙的那個俊朗少年耳聽得少女的讚美,微微一笑,說出了那首詞的典故。襯著詞句,他整個人仿佛也像是從詩詞裏走出來的人,每句話都聲如天籟、入耳即溶,聽上去就像是一波春水蕩起了陣陣漣漪相互碰撞的聲音般柔靜、悅耳。
少女名叫時若溪,因為自小身處巨賈豪門之中不得自由,因此才在十八歲生日前偷偷從家裏溜了出來,原想在這沅江好好遊玩一番,誰曾想,連半天還不到,身上的錢包和手機便全被梁上君子竊掠一空。而因為女友劈腿才想到來沅江散心遊玩的蕭遙,在看到正在淩雲塔附近漫無目的地遊走的時若溪後,那如清荷、如碧蓮般脫俗雅致的氣質一下子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在看到時若溪向來往的路人求助未果後,蕭遙便慷慨地解囊相助。而當長相俊秀的蕭遙出現在時若溪的麵前後,英雄救美的少男與芳心暗許的少女之間便多了一些別樣的感覺。就這樣,在沅江之畔,洞庭之側,兩個人開始結伴同遊。好山好水,配以才俊英年,佳人美眷,當真是“眉黛嬌畫似水柔,身連五嶽結山盟”。
兩個人在這秀水江畔並肩而行,搠流而上,玩的不知道有多開心。而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地拉近著。當這對隻是初識的少年吃過午飯再次漫步在沅江邊時,兩隻手已經緊緊牽在了一起。
蕭遙和少女遊山玩水,雖然相識不過一日,但卻已經像是認識了好久一般無話不談。隻是,從少女俏美的外表中,蕭遙隱隱地察覺到了一些端倪,因此,他刻意回避了一些話題,隻是縱談當下山水,絕口不提其他之事。而少女顯然也很歡喜這樣的時光,行程還沒過半,她的手就已經從剛開始時淡淡拉著蕭遙的手,到現在的雙手緊緊抱著蕭遙的手臂,外人看上去,兩人直與一對熱戀的情侶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