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長箋(1 / 3)

當時隻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王維桃源行

第一章雪夜長箋

1

峨眉山下羅目古鎮,位於平原山區交界處。有四橫八豎好幾條保存完好的老街,徜徉其中,驚喜地對著有代表性的老房子拉開鏡頭,古鎮居民我行我素,表情淡漠,男人在小館子裏吃飯、喝酒。婦女擠在門前聊天,老婦人獨自在街巷穿行,似乎是被遺忘的角落。

彭陽來到古鎮後麵靠山一側的河邊,開始作畫。雨中的深山,白霧茫茫,似乎還能聽見馬幫的駝鈴聲,讓人感到絲絲寂寞。

天色已暗,隻能在古鎮小住,街頭有一坐風格清奇的四合院落,布滿門釘的大門上方寫著‘秦人客棧’四個字。

走進院中,是一個潔淨安靜的川西南院落。

雕花的門窗,石頭水池,盛開的蓮花,建築仿佛已有曆史。

看見一位女子,在花盆裏插著一枝水仙花,烏發披肩,對花照人。

她發現了我們,端靜地朝我們走來,她的步姿,讓人想到一個詞:風回雪舞。

她有著黑玉一般的眼睛,是氣質古典的女子。

她叫羅目,和古鎮同名,是客棧老板的女兒。

那天,是我們三個年輕人的第一次相遇,羅目是個外表端莊嫻靜,內心火熱的年輕女子,她對藝術家有特別的偏好,知道我們來古鎮采風,對我們表現出好感,安排我們住在一間陳設簡單,但極為潔淨的房間,全套的木質家具,花瓶裏插著百合花,床頭奇怪地放著一本詩經。

我問彭陽,覺得羅目怎麼樣

他隻是笑笑,他總是這樣的性格,過於內斂,讓人琢磨不透。

我和彭陽出生在同一個縣城,他的父親是我父親的領導。我們在同一個家屬院長大,他比我大三歲,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兒。彭陽從小學習成績一般,可是對繪畫有特別的偏好,小學五年級就看見他背著畫板去寫生,是小畫家。我上高中那年,他正好考上美術學院。

這次羅目之行,是受彭陽的邀請陪他來古鎮寫生。

城市的繁雜讓人看不清自我,我們太久沒有回歸清淨原樸的生活。

古鎮的夜晚極安靜,寥寥幾點舍火,雨後絲絲清涼。

早上,小窗輕推,雲山日出。

彭陽來到小院作畫,畫一隻晨曦中慵懶的貓。

那是一幅靜物畫,淡淡光霧中,蜷縮著一隻花色小貓。

它仿佛注意到了有人給它做畫,瞪著兩隻褐色眼睛,保持靜止狀態

羅目在閣樓上注意到了這一切,她不由地來到彭陽身邊,觀賞他作畫

彭陽聚精會神,在它的筆下是晨光中一隻靈動的小貓。

羅目微笑著,帶有幾分欣賞,幾分羞怯。

彭陽注意到了羅目,問她想畫一張畫像嗎?

羅目聞此,笑靨如花。

她端坐在院落裏,一身花色毛衣,長發披肩,是那樣的靜美。

我不禁給她拍寫了這張人像照。

彭陽眼神專注,在他筆下,羅目有了另一番風情。

羅目很滿意彭陽的畫作,為了表達謝意,她邀請我們去樓上喝茶。

在茶室,她拿出一罐自製的炒青,說是明前隨父親在峨眉山萬年寺采摘。

她有著嫻熟的茶道姿勢,隻見輕漾小壺,衝出淡綠色的清澈茶湯,那果然是好茶,飄出清澈的栗香。

我們三人圍桌而座。一邊品茗,一邊聊天。

原來羅目就出生在這峨眉山下羅目古鎮,上大學之前沒有離開過四川,去年終於考上了燕大財經係,雖說算不是名牌高校,但畢竟上了北京,而且是熱門專業。父親一直希望羅目考上北京的高校,他對女兒有著殷切的期望。因為國慶節放假,她才從千裏之外回到峨眉小鎮,有了我們這番相遇。

她雖然讀的是財經專業,卻對藝術充滿了興趣,並且愛讀書,涉獵廣泛,從米開朗基羅到佛洛依德,從倪瓚到東山魁夷。

我們驚訝於這樣既美麗又知性的女子。

她說話的時候,眼睛總是充滿了安靜的靈性。

她較沉默,感覺到把我們當成久違的朋友抑或是難覓的知音,卻總是矜持地說出平靜的話語。

我說,她像春秋戰國時代的素美女子。

彭陽說,有幾分虞姬的味道。

詩經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是一次美妙的邂逅,是多年後依然會在眼前重現的鏡頭。

那天下午,我們不舍得離開了古鎮客棧,留下了彼此的聯係方式。

她在門前笑著說再見,我們第一次相見,卻似乎是在告別久違的朋友。

2

那年,我剛畢業,為了生計在省城一家中學教書,過著一種枯燥鬱悶的生活,

我從內心懷疑自己讀師範是否是正確的選擇,我對一成不變的生活,封閉的教師圈和應試教育心存芥蒂,我想盡量給孩子們灌輸自己的教育思想,用自己自由的方式教學,卻招來了校方的過問,他們說如果我再胡亂教學,將開除我,終於我妥協了,按照他們一貫的教育理念教學。但我還是鼓勵孩子們發現自己的特長,而不是一味的盯著分數。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許多孩子一頭紮在題海裏,兩耳不聞窗外事,看不清自己的特質,不能對未來的人生有初步的規劃,目標隻為高考。

課餘,我的大多數時間用來上網,用即時聊天軟件和天南海北的朋友們瞎侃,那時我的屏幕上經常閃爍著羅目的頭像,記得很清楚,她用的是軟件內置頭像裏的長發女子形象。

她告訴我,她第一次上網是在學校的校內網,她驚奇於這種交流方式,仿佛是為她了解世界打開了窗口。

她說她交了許多網友,和很遠地方的大學生打電話,她說有一個湖南的男孩剛上大一,很孤單,希望在聖誕節的時候收到一張卡片,她竟然真的精心挑選了一張風鈴卡片從北京給他寄去。

她說他們班級舉辦舞會。許多男生和女生都有了心儀的對象,她也是常被邀請的對象,但她一般拒絕,她不想和不喜歡的男生跳舞,因此,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覺得她高不可攀。但其實她心裏有了自己喜歡的人,那是她的輔導員,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長的十分瀟灑,常穿藍色牛仔褲,條紋襯衣,帶眼鏡,顯得斯文儒雅,說話卻幽默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