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魂歸來(1 / 2)

英魂歸來

七色琴弦

作者:何源梅

巡禮丘北老鴉屯戰鬥

我輕輕地走進您,手捧9枚鮮紅色的油桃,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擺成三鞠躬的姿勢。然後蹲下身去,問一聲將士啊,你們的傷口還疼嗎?鮮血止住了沒有?55堆黃土中的忠魂啊,請嚐一口老區人民親自摘下的油桃。從老鴉屯的巷口望去,山坳裏,又多了一片解渴的果園。

風兒從南邊吹來,在鮮血染過的山村裏訴說:半夜裏的槍聲,撕碎了山寨的月色,遊擊隊員殺敵時的吼聲,震蕩山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讓敵人驚慌失色。當幹渴的喉嚨被撕裂的時候,鮮血染紅了村莊;當肉體被刺刀穿過的時候,星星墜落在靜靜的山崗上。聆聽英雄的故事,我們淚如雨下。

有55朵從西邊飄來的白雲,載著英烈的忠魂,在高高的天上停留。晴朗的天空突然落淚了。掬一捧天公抖落的淚滴,洗刷石級上的血跡,滋潤這片曾經被戰火踐踏過的焦土。

當淚滴與風兒擦肩而過的時候,我用心編織了一個花籃,一個裝滿鬆枝、竹葉、三七花的花籃。我把它掛在了高高的紀念碑上。仰首凝望,我看見花籃中的鬆枝、竹葉哭了,三七花也哭了。鬆枝代表烈士的風骨,竹葉代表烈士的堅韌,三七花是烈士們療傷的良藥。

安歇吧,人民的勇士。大地為床,青山為枕,天堂雖然離人間太遠,可埋葬你們的黃土,就在人間之上。

拜謁硯山稼依烈士宮

我輕輕地走進您,手捧9個粉紅色的蘋果,在老區群眾的攤點上買來的蘋果。那塊記錄著236位烈士名字的青石碑前,我把蘋果擺成跪拜的姿勢,請犧牲在外的烈士歸來,嚐一口這脆甜的,沒有一點傷痕的蘋果。這是我對你們最虔誠的拜謁。

一曲淡淡的哀樂隨風飄來,翻閱我悲泣的不想言語的思緒。筆記本的扉頁上,又多了一組先輩的名字:石達山、楊忠民、文明德,還有一串墨跡模糊的省略號——起點到終點,青石碑上的名字,把筆記本上的橫線掩埋。

兩束鮮花在石碑前輕言細語,它告訴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116團指戰員,轉戰千裏,奉命對反動武裝進行圍剿,1950年~1951年間,有236名指戰員光榮犧牲。將士倒下,精神永存,為了悼念犧牲的戰友,讓後人永遠追念先烈的豐功偉績,該團在稼依建了烈士宮,讓後人永遠記住在戰鬥中犧牲的烈士。

未告別幼小的孩兒,你們就踏上了征程!未吃上最後一碗鄉親煮好的飯菜,你們就衝上了陣地!未給你們的爹娘留下最後一句遺言,你們就慘死於敵人的屠刀之下!

一組發黃的老照片可以證明:你們打死敵人166人,俘虜1388人,投降187人,繳獲重機槍2挺,輕機槍36挺,步槍1407把……戰火紛飛年代的崢嶸歲月,把牆上的那些圖片和文字,濃縮成烈士宮內最珍貴的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