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雒陽北軍五營中的越騎、長水這些兵員全是來自南越人、長水胡人的異族騎兵
曆史上歸屬執金吾麾下的這些“緹騎”和北軍五營中的屯騎,那可是根正苗紅的漢家重騎,追根溯源可是漢家為了漢匈大戰專門組建的漢騎先驅~不過可惜的受製與東漢一朝的“國力”,規模實在是衰減的厲害,如今論數量已經不能單獨建營了
而如此源遠流長、且碩果僅存的國之勁旅竟然出現在了遠離國都雒陽的燕山之南。可見漢天子為了扼殺徐崢是真拿出血本來了
而此時對岸的拓跋微在看見公孫範,公孫越領這批重甲騎士,兵分兩路企圖強行渡河時,臉上沒有絲毫動搖,隻是默默的動手卸甲,順帶冷冰冰的拋下一句話來
“不能讓他們上岸”
聽的旁邊的蘇宛一臉陰騭,連看拓跋微的眼神都模糊了起來,整個人的思緒都仿佛回到了自己初降徐崢時的盤山之戰,那幾乎預示著烏桓一族命運、血腥無比的盤山之戰
陣前卸甲~這又是要玩命的節奏啊
“卸甲~”用不著拓跋微催促,蘇宛咬著牙大聲下令,有樣學樣的開始卸下自己的甲胄,而最後一隊留守在兩人身後的烏桓突騎也絲毫沒有遲疑,卸去甲胄後,緊握武器準備肉搏
在對烏桓一脈三王部的幸存者來說,猶如夢魘一般的盤山之戰中,那些早年因為蘇仆延的逃竄,而盡數歸了遼東的遼東烏桓遺民,早就給他們做好了示範
~騎兵對決時的卸甲搏殺~
要是連這都做不到,還是早早離了行伍回草原上做個雜胡,去過那種朝不保夕的遊牧日子好了
這年頭多得是雜胡為了溫飽,想給徐崢效命,畢竟後者雖然血手屠夫威震塞外,可是相比起惡名,公平公正之名更是深入人心,隻要能被其接納視為自己人,就在也不用過草原上那非人的日子。遼東那一片不論胡漢都受到妥善照顧的孤兒寡母就是鐵證,
~
不過要論拓跋微本人的射術也是妖孽級別的,為什麼不乘著緹騎渡河時用弓弩射殺?而非要肉搏阻止?
這個問題的原因全在這些緹騎裝備的玄鎧上
從西漢時期,鐵製鎧甲開始普及,並逐漸曾為軍中主要裝備,這種鐵甲當時因為鐵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而這緹騎裝備的全是高級貨~玄鎧,不僅是用密集的鐵片編製而成外籠罩全身外,在後頸脖處還豎有高領護甲,與魚鱗鐵胄一道,將整個咽喉前後護的滴水不漏
蘇宛這部人馬可沒有資格裝備強弩的~而單憑隨身攜帶騎弓射出來的箭鏃~嘖嘖,對付下無甲對手還行
至於這等近乎具裝甲騎的重裝緹騎~~還是以命換命用肉搏吧,不然徐崢的黑龍營憑什麼縱橫塞北,無人能製,能打又能抗~還不怕死,專治各族不服
~
兩軍交戰往往瞬息之間就能決出勝負,若是真讓這兩路重裝緹騎渡河上了北岸,公孫軍大舉渡河,那等候遼東胡騎的可就是潰壩的局麵
拓跋微卸甲準備妥當後,見公孫範已經督促著一隊重裝緹騎開始涉水渡河,來不及叫蘇宛等人配合,就獨自策馬下河,想要將敵騎攔在河道中
而正在涉水渡河的緹騎,見拓跋微居然一身布衣雙手空空的就單人匹馬的前來接戰,也是滿腔的鄙夷,忍不住大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