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喜事?戰事!(2 / 2)

可惜郡丞是個的直腸子,反應起來比不得時時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宿衛騎士們,在聽了徐崢的玩笑話後隻是中規中矩的抬手行禮

“屬下恭賀都尉”

“好啦好了,知道先生不喜打鬧嬉笑,眼下崢有正事要告知先生知曉”徐崢斂容屏氣後正色道

“崢曾特令劃撥給西平安大營歸屬的幾處府庫,不知如今籌備的如何了?”

聽到徐崢提問政事,郡丞不愧是遼東官吏中在係統的‘鞭策’下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不靠翻閱文牘賬冊僅僅是略一思索後,就事無巨細的將籌備進度娓娓道來

聽完郡丞的彙報徐崢暗暗思索到

‘個別九分滿,總體八分滿嗎?也罷、齊裝滿員什麼的就和十分勝算一樣,隻存在計劃裏,打仗還得講究個臨場應變,和國力比拚’

想通了此處的徐崢負手而立,單手掏出日前得至父親俆誌的郡守印綬來,對著下首的郡丞展示後下令到

“傳遼東郡守使君之令,郡丞堂下接令”

郡丞雖然詫異,不知徐崢為何要借乃父之名下令,如今明明不需要郡守的印綬命令,公府上下對徐崢也是惟命是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但是礙於禮法不得不立刻起身侍立在堂下,端正一番衣冠後,拱手揖拜到

“屬下在~”

“依令……”

其實徐崢之所以要出示郡守印綬,多此一舉的借用父親之名下達命令,隻是為了刻意走下程序合乎規矩,方便事後收尾時上報朝廷

畢竟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戰事可就不再是簡單的出塞北狩,自娛自樂的劫掠一番就能結束的

而是一場無法掩蓋,貨真價實的滅國之戰,到時候無論結局輸贏,整個遼東都將避無可避的展示在天下人的麵前

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自己提前暴露,由父親出麵下令開戰正好有了緩衝,到時候無論獎懲都有可以緩和的餘地,避免與劉氏朝廷正麵接觸,以免枝節橫生影響了之後的董卓入京事件

徐崢借父名傳完命令後,便急匆匆的離開了公府

而郡丞則立刻召集了公府上下的各級管事掾史,在展示了郡守印綬和通傳了最新的命令後,一眾吏員驚詫之餘,不由的紛紛議論起來

“眼下全郡皆忙於秋收之後入庫記掾,如此大規模的輸送流轉,人力物力所費幾何?又都要出自何處啊?”

“是啊,如果僅僅是句驪大營也就罷了,全走水路由駁船運轉問題不大,可是居然還涉及西平安大營,這沿海的弛道才堪堪完成西段,整個東段都還沒影子呢,如此大的運量,全走山路是決然完不成啊”

“都尉這才回襄平幾天,之前每次北狩回師不都是安心準備過冬嗎,如此大動幹戈調撥軍械,這又是打誰啊”

不料此言一出,原本還聚在一起左右議論的諸人紛紛偃旗息鼓,各自不露痕跡的將某個嘴上不把門的倒黴蛋孤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