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哪裏不明白徐崢在借用徐榮出走一事擠兌自己,心有愧疚也就漸漸熄了回歸中原的想法,隻能不動聲色的開口勸慰,有心想要岔開話題
“他離開~或許也隻是人各有誌罷了”
“那先生的誌向呢,就真的不願相助,坐看崢中道早衰,半道而亡?”
“住口,黃口稚子如何能妄言生死,你隻要能罷兵熄政靜心修養,離大限還遠著呢”見自己妄言早死,縱是依管寧的修養也忍不住發了怒,大聲斥責開來
可徐崢立即反駁
“靜心修養?罷兵熄政?那先生你可知,自從甲子年起兵開始,崢的日子就是倒著過的?這漢家的榮耀,絕非一家一姓之功勞,他劉氏既然擔不起,那就換我來”
“你~你就真的有如此野心,連命都不要了非要做那天下共主不可?”管寧又氣又急,連說話都開始顫抖起來
“天下人的共主,當由天下人來選,我隻是做我應該做的事罷了”
看著徐崢當仁不讓的決絕,管寧也不由得一時語塞,好一會整個人才仿佛泄盡了精氣神一般
“你的本事~自是當得起你的誌向,可是寧又能如何助你?~就靠經、史、子、集嗎?若是你憂心日後~取代劉氏被天下人所惡~想要有人來為你立言正表~如商山四皓用自己的名望來輔佐惠帝一般的話,寧或許還能試一試?”
管寧原本還氣若遊絲的喃喃自語,不料突然語氣一轉,森然的質問起來
“可是你需要這種名望嗎?你根本就不需要,你隻需要征戰之將和理政之相,有了將相相助,這天下的百姓黔首隻要到了你的治下,就會和這遼東與青,冀逃難而來的百姓一樣,誰讓他們吃飽,他們就選誰”語氣冰冷的仿佛能凍傷人
可是徐崢聽了卻是心中一喜,有道是來了就是想要,問了就是想買
這“試一試”,嗬嗬不就是變相答應了,卻還在自欺欺人嗎
隻見徐崢一如昨日問策徐誌時一樣,儀態端正的膝行退後,叩行跪拜大禮後欣喜的說到
“老師這是應了啊,多謝老師成全”
“胡說,寧應了何事?休要~”
“商山四皓和惠帝呀,不必再試了,崢就要老師作我的商山四皓”
“你~你”管寧自知失言,居然好一會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徐崢卻是不管,打定主意就此賴上了,反正管寧有心助自己,不怵
“昨日崢回老宅拜見父親時曾言到,與他是天定的父子注定榮辱與共,當時父親還曾駁斥到安知沒有天定的師生,如今看來一切都是崢不懂事,沒能看出老師早就有心相助”
“胡鬧”
管寧見平日裏心中所想盡然已被徐崢所知,隻能在心中暗罵徐誌無義,居然出賣自己,如今辯無可辯,徑直起身想要離開,欲以沉默來對抗
可是看見管寧起身欲走,徐崢也不再講禮了,翻身躺在席上,手腳大開,本就不大的客室頓時被堵上出路,雖然大可一胯而過,可是徐崢可以不講禮,管寧嘛~畢竟君子可欺之以方啊
其實管寧也未必是迂腐到,被徐崢如此一擋就能攔住去路的人,可是連和人絕交都要慎重其事的割席以示斷交,而這胯人而過卻不放兩句話來,如何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