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心死意絕(1 / 2)

在喚來紫菱奉上茶水後,連飲了兩大杯茶水後,郡丞才感覺回了口氣,見公事已畢再度挺身行禮後開口聊了起來

“都尉明鑒當年黃巾之禍肆虐中原,大量流民南下北上逃避兵禍,而北上者大多滯留在幽燕故地,可幽州窮困連日常用度尚需靑,冀兩州調撥錢糧支援,戰亂一起道路受阻這錢糧也運不進來了”

說到這裏抿了一口茶水後繼續說道:

“那滯留者中有財產名望者尚能依附當地郡守豪族,私開鹽鐵之利與胡人互市苟圖衣食,而那些身無餘物嗷嗷待哺的赤貧百姓竟然被公然驅趕隻能一路向東出塞來投奔都尉”

“這數十萬流民百姓對我遼東就像是本就體虛病弱之人的又帶上了枷鎖包袱一般勉力前行苦不堪言啊”

郡丞這番言論在別人聽來不僅有抱怨之嫌,而且略顯突然,不知其有何用意,但徐崢沒有反駁,畢竟當麵絮叨抱怨,完事後繼續勤勉做事的屬下最容易被主上誤會

而有係統把關的徐崢概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更不會看不到屬下功勞的功勞,失了褒獎

因為徐崢心裏清楚,係統雖然功能強大逆天,但是所有的建設和勞動都是由人一磚一瓦搭出來的,是一鋤頭一個坑刨出來的,畢竟哪怕是係統也不能憑空變出建築和糧食來,遼東郡有今天的繁榮離不開這批高效的官吏

心裏有了計較的徐崢開口回答道:“先生是體己人,所以體恤百姓不忍其流離失所,餓殍遍地這種哄人話,崢就不拿出來騙人了”

頓了頓後又說道“這編戶安定下來後將近十萬戶的百姓,對一郡之地確實是若大的包袱,但是對崢本人來說,卻是滔天的好處,立業的根本!

所以崢不僅要繼續接納,還要主動去幽州西部燕山以南、去冀州渤海沿岸,甚至跨海去青州,去接,去招,哪怕是去騙,要的就是我遼東治下的人口越多越好”

“所以到時候還要請先生和公府諸位不吝相助,全力輔佐,以逐崢的心願啊”

徐崢絲毫不在意自己言辭會不會過於露骨,畢竟如今的大漢雖然已有了黃巾之亂埋下禍根,但是朝廷中樞未亂,董卓也尚未進京,天下還沒有到諸侯並起,逐鹿中原的時候

可是如今的遼東郡已經熬過徐崢主政以來最困難的時期,割據之勢已經不可逆轉,在已經知道未來的大勢走向的情況下,除了激流勇進、再進一步外根本沒有別第二條路可走

所以今日也可以說是恰逢其會,正好借郡丞傳出消息,徐崢好借係統觀察麾下從屬的反應,分辨敵我肅正隊伍

哪怕事情泄露引來朝廷討伐,徐崢也有信心依靠燕山山脈堵在寧錦走廊,然後封鎖渤海海灣坐等天下大亂之後,再南下逐鹿

至於說朝廷還可以出雁門繞道漠南,穿過西、中,東三部鮮卑的控製區,至西而來征討遼東這一選擇

徐崢表示要是朝廷要真有這本事,還會被鮮卑檀石槐打的主動退讓,還要桓帝自己提出封王和親的條件?

會在鮮卑分裂成三部後任然無法衡?不僅拿不出一支常備主力騎兵,連西北羌亂都隻能靠南匈奴和征募烏恒騎兵參與平叛

再來若是鮮卑人真的參與討伐,徐崢更是求之不得,要知道自己年年北狩,出征作戰大半的時間都是耗在尋找鮮卑部族蹤跡的路上,真送上門來還免自己得四處去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