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激昂聲音,令人怵然、驚悸、張皇。
二十多分鍾後,北嶺接連響起轟隆隆悶響,轟隆隆悶響瞬時滾向環抱群山,回響遙相呼應,打雷般經久不息,北嶺連續騰起二十五朵蘑菇雲,黑紅相間蘑菇雲,瞬間籠罩北嶺方圓幾裏天空,隨西北風彌漫向皚皚雄偉嵩山,衝天而起碎石塵土,撲踏踏紛紛落下,北嶺周圍一裏內雪地,即刻土石遍野,一片狼藉。
繞梁餘音堙沒天際,驚怵工匠壯男勁女回到北嶺,找好位置,支好一輛輛獨輪車,橇別錘夯钁蔸,鬆動堅石,手抬懷抱,移石進框,裝滿車木框,勁女肩搭麻繩牽拉,壯男兩手握兩手把後推,一輛輛發出‘嘰拗!嘰拗!……’旋律獨輪車,排隊軲轆向一百多米外北嶺西南角,幾十輛一字排開獨輪車,秩序井然軲轆在彎彎鄉間小路上,遠看似天空長長排飛大雁,灑脫優美肅穆壯觀,壯男勁女不時一接一應大聲對誦主席語錄,唱紅歌,呼口號,場景熱烈亢奮舒心豪放,七個四類分子,一人背馱一塊大石頭,彎腰弓背,孤雁般一步一踉蹌,默默跟在隊伍後,與前麵歡聲笑語形成別樣兩重天。
十一點多,水東溝大火附近平整空地上,一排溜平鋪七塊厚厚平光大石板,石板中間放著夯坯框,每個石板上站著一個手握大墩槌手柄壯勞力,兩個婦女鏟來烘幹紅土倒進框裏,土堆冒尖後,壯勞力手提墩槌,砸向木框,連砸七八次,濕紅土粘連成塊,一塊土坯成型,去掉木框,婦女移走土坯,進行下一塊土坯製作,七個墩槌同時夯坯,水東溝連續響起‘嗵!噗!嗵!噗!……’墩槌砸旋聲,製作同時,社員們不時呼口號,背語錄,唱紅歌,‘嗵!噗!嗵!噗!……’墩槌砸旋聲,呼口號,唱紅歌聲,與北嶺‘嘰拗!嘰拗!……’獨輪車車輪旋轉聲,呼口號,唱紅歌聲,相互烘托,遙相呼應,北嶺水東溝仿佛舉行國際混合交響樂特別彙演,演奏出絕無僅有,別具一格獨特交響樂。
接近十二點,躲炮康家棚社員陸續回到王家門,不久北嶺兩側升起縷縷炊煙,人人熟悉紅薯麵香,杏醋、柿子醋味越來越濃彌漫山野,肚子轆轆勞動社員,腳步漸趨沉重,蚊子哼般呼著口號,不時扭頭瞄向升騰炊煙,心中默念放工哨聲快快響起,十二點多,哨聲驟響,社員扔掉手中工具,跑步排起隊列,隊長或會計扛起紅旗站第一個,鼓氣揮手領唱,一個隊唱‘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來到了……’,另一隊唱‘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靶贏歸,靶贏歸……’,第三個隊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瞬時一隊隊社員唱起紅歌,打著紅旗,急急走向各自生產隊,回家填飽紅薯麵,準備下午繼續勞作。
工程有條不紊向前進行,環境卻逐漸惡劣,工地積雪隨著炮熏、腳踩、烘烤,三天後全部融化,地上水流成溪,泥濘不堪,工地社員變成泥人,渾身滴水,男女難辯,寒風吹來,人人牙關打顫,全身瑟瑟,許多沒套襪子的腳,凍的發麵饃似的,流膿淌血,疼的人鑽心刺骨,許多人脫掉球鞋,用棉絮裹上,外麵套層塑料布,一步一瘸,在工地咬牙奔忙,不少人患了感冒,鼻涕滿臉,發著低燒,一步一搖頭撐在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