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陳年的煩惱(2 / 2)

朝陽帝國對秦國虎視眈眈,北疆又是重地,陳年鎮守這裏的任務很重要,他不回去也說得過去。他煩惱的也並不是這個。

陳年真正的煩惱是,這兩天,他接到了兩封信。

一封是公主趙雪寫來的,信的內容極為可憐。

信中說,聖上臨死前殺了太子,現在秦國處在無主的狀態,而潛伏已經極長時間的杜貴妃終於跳了出來,她準備接管秦國的權力。

陳年是先接到公主趙雪的信的,看到信他怒火衝天,杜貴妃怎麼能接管秦國?她算什麼?她不過是聖上的一個貴妃,輪幾輪能輪到她掌權?她莫不是瘋了不成?

陳年馬上命令部隊集結,但這個時候,鐵英的信到了。

鐵英的信比公主的信要長得多,甚至用了整整十張紙來寫這封信。

在信中,鐵英詳細的說明了京城之中發生的一切,並且說明了太子在聖上最後的時間裏是想刺殺聖上的,但杜林拚死保護,所以太子沒能成功,最後被聖上殺死。

然後,聖上指定了杜貴妃接管秦國,並且讓鐵英答應。

鐵英答應了,現在請求陳年大將軍也答應。

這些內容用了不過一張紙,後麵的全部都是鐵英為什麼會答應,然後鐵英還說了聖上的苦心。

鐵英信裏說得明白,秦國現在無可用之人,幾個王爺都老了,他們的兒子又不中用,杜貴妃隻是過渡,宗室之中一旦有人可以了,她馬上會讓出去,而聖上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希望陳年能明白。

總之,鐵英的這封信很有誠意,這也是為什麼陳年會猶豫的原因。

鐵英和陳年就像是秦國的兩根支柱,兩人牢牢的撐起了秦國這片天。

陳年帶兵在外,鐵英守在京都。

兩人都是大才,兩人都對帝國忠心耿耿。

對於帝國的忠心,陳年不懷疑鐵英,鐵英同樣不懷疑陳年。

兩人都是為了秦國好,隻不過是各自的立場和方法有些分歧,而鐵英,正努力的想讓這些分歧消失。

鐵英想得沒錯,陳年隻所以會這麼的猶豫,那是因為公主信中說得明白,她需要陳年大將軍支持三王爺的兒子趙原彬登基稱帝。

趙原彬是個什麼東西陳年非常清楚,當年,這個趙原彬無惡不做,生性淫蕩,三王爺沒有辦法,隻能將他送到軍中,希望能磨礪他。

可趙原彬在陳年的軍中仍是這樣,軍隊路過村莊時,趙原彬會奸惡村婦,在實在找不到女人時,他甚至會奸惡軍中那些年齡小的男兵,這樣一個東西,望之不似人君,行事更殘暴怪戾,如果他掌握了無上的權力,會將秦國帶向什麼地方?陳年是不同意公主這樣的安排的。

陳年不同意公主的安排,但其實他支持公主,因為公主是聖上親生的,隻不過她是個姑娘。

現在陳年麵臨的問題是,如果支持公主,那便要支持趙原彬,而他是決對不會同意趙原彬為帝的,那麼這就產生了問題,他該怎麼辦?

陳年認定了聖上去了,那就該趙家的宗室之人登基,可他無法回答鐵英在信中提到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宗室之中,誰人可用?誰可以稱帝?誰有資格稱帝?

陳年想不出來,陳年一生帶兵,他看人是極準的,鐵英說得沒錯,宗室之中無人可用。

但因為這樣就要支持鐵英和杜貴妃嗎?陳年更加的不願意,杜貴妃隻是一個貴妃,她憑什麼掌管權力?如果因此帶來了禍害,以後他陳年怎麼見地下的聖上?

陳年深深的歎息:“唉!聖上,您怎麼會下了一道這麼糊塗的旨意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