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上海生活(2 / 2)

後來莊姐的老公被調回台灣,莊姐卻舍不得上海這邊的工作,於是留在上海這邊,繼續做保險工作。莊姐的心境十分平和,對珍珍諸多照顧,兩人每日搭夥做飯,在偌大的城市互相取暖。

阿凱和小裴年紀和珍珍差不多,都是85後。阿凱是江西人,生得粗礦,穿衣打扮也不講究,總是穿著登山鞋和戶外運動服。他原先在上海的一家國際旅行社上班,專門負責帶些中老年團,去世界各地觀鳥。做了幾年之後,他出來單幹,自己當老板帶全球觀鳥團,每次出去都得十天半個月。

小裴生得俊朗,人長得白,一看就是個白麵書生。他有腿疾,膝蓋不好,不喜社交,下班之後總是一個人躲在房間。

以琳回來這一年半,珍珍的合租對象已經換了好幾撥。阿凱最終發現,自己做旅行團,總部在哪,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影響,於是回到了家鄉江西。

之後小裴也搬走了,新搬進來的90後衛生習慣很不好,總是弄髒衛生間的地麵,還亂用其他租客的東西。另一個新租客是莊姐的女同事,總是索取卻不付出,還喜歡從男人身上拿好處。珍珍和莊姐十分不喜歡她的為人,卻不能將她趕走,隻能疏遠。

上海的生活就是這般動蕩不穩,主要原因是因為上海的租金高,一些外地人看了勵誌的電視劇,覺得上海遍地都是黃金,於是頭腦一熱,決定來上海淘金。

以琳租房的時候,遇過幾個安徽來的房產經紀,有的年輕帥氣,才二十出頭;有的已經四十來歲。他們住的隔斷房常年不見陽光,房裏的空氣沉悶宛如地下室。可他們都抱著“趁年輕拚搏一把”的想法,毅然決然留在上海吃苦。

珍珍見到以琳發了婚紗照,和以琳搭上了話,珍珍多是抱怨工作任務太繁重,而以琳生活舒適,又有精神追求,已經沒什麼好抱怨的,偶爾開解珍珍幾句。

珍珍畢業之後,在上海的一家高校做行政,從一開始去上班,就經常被領導要求周末加班。她負責的是國際交流處的工作,一開始領導讓她周末帶留學生團,去上海周邊城市做交流,她喜歡交朋友,也樂得接受。

可漸漸地,加班變成家常便飯,讓她苦不堪言。最難忍的是,她辛辛苦苦加班,卻得不到領導半句賞識,反而被責怪工作效率低下。以琳回江城的這一年半,珍珍由於工作壓力太大,時常在辭職和繼續工作之間徘徊。

自從三月爺爺因癌症回月落塢之後,以琳時常拍些鄉間的風景,發在朋友圈。除此之外,她已不知該在朋友圈發什麼,小小的江城,就連港式燒臘都沒有!

以琳在朋友圈發過的照片有很多,包括覆盆子,懸鉤子,蕨菜,茶籽片,茶青,自製天門冬酒,地衣,雞油菌,小靈芝,自己釣的小魚。

這次以琳發了婚紗照,珍珍想著趁六月天清氣朗,於是計劃來江城找以琳,看看以琳最近的生活,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