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課走神,老師家訪(1 / 2)

一九九零年初冬,關中f縣。縣城東南二十公裏處的村莊裏,一戶姓李的農家。

早晨六點被從炕上拉起來的李筱迷迷糊糊的,直到被姐姐李穎給紮好頭發,然後給手裏再塞了一個油潑辣子夾饃後,才稍微清醒一點點。

“趕緊出發,要遲到了”,姐姐拍了一下李筱的背說到。“哦,那走吧”李筱答了一聲。

剛入冬,還不是太冷,姐妹倆都是上身薄棉襖,腿上絨褲,外套媽媽自己扯布做的罩衫和筒褲,腳上都是新棉花做的花棉鞋。打開門,一股冷風吹過來,姐姐趕緊給李筱把媽媽的拉毛圍脖圍上,自己把門合上,然後縮著脖子兩手往棉襖袖子裏一鑽:“走,饃拿好,下課再吃,別被老師發現了“。因為這時的農村每天都是上三次學,兩頓飯,早飯是早上放學後,十點;午飯是中午放學後,兩點半;下午再去上兩節自習然後放學。家長們根本就沒有習慣在早上五點多就做飯,再說農忙的時候一天從地裏回家就累的不行了,隻想好好的睡一覺,哪裏有精力那麼早就做飯,但是學生們哪裏能餓到十點啊,所以都是偷偷的帶上個饃饃加點油潑辣子裝到書包裏,家裏條件好點的帶點餅幹,就是很好的早餐了。還要在課間偷偷的吃掉,因為學校規定不許帶吃的到學校。

天沒亮,還是黑嘛嘛的,姐妹兩一路快走,終於趕到上操鈴聲響前到了各自教室。當然不是一個學校,姐姐已經上初中了,不過小學和初中是隔壁,都是民國時一位知名將領捐資建造的,原來還有高中部的,由於村裏生員有限,其他村鎮來往又不便利的很,所以就把高中部搬到鎮子上去了。後來就隻剩小學和初中了,兩所學校牆挨牆,操場連操場,上操的時候各自的口號都聽的清清楚楚,有時候還會一起上操。姐倆就這樣開始了她們每一天的學習生活。

幾天後的下午放學後,李筱被班長突然的一句話給震懵了“李筱,明天該你家管飯了“,李筱-_-||。不怪李筱懵,她早就忘記管飯這回事了,這時候農村的學校沒有教工食堂,教師的夥食都是學生家裏輪流負責的,每個學生家裏要管自個班級的老師附帶學校一位領導的夥食一天,循環往複,就是輪到哪家了,放學後這個班級的老師就跟著這個學生去家吃飯(當然是要給糧票的),順便家訪。為什麼懵呢?因為李筱最近一直都是暈暈乎乎的,上課也不例外。你說她課堂上總是兩手撐著下巴神遊天外,老師提問都不知道,好幾次都是被同桌提醒才站起來,然後一臉蒙圈樣不知道老師提的啥問題,還被老師用粉筆頭扔了好幾次。家訪的時候老師肯定是會告狀的呀!哎呀!完了完了,又要聽姐姐的無敵嘮叨功了!

為什麼不怕父母反而怕姐姐呢?

原因無他,李筱的父母是一對沒有原則的老好人,不管對外還是對內。對外呢,比方說別人來借個農具廚具啥的,哪怕自家正在用,都要立馬停住借給人家,相反的,去借別人家的東西時,明明要借的東西就在眼皮子底下,人家說被另外的人借走了,他們也能笑嗬嗬的說聲“那算了”;對內呢,就兩個女兒,家裏的吃的穿的都是緊著孩子們來,輕易也不要孩子做家務,有小錯也舍不得說一句重話,當然,冬天也基本沒什麼活給孩子幹。有時候下午放學回來的李穎會把姐妹倆住的屋子和父母住的屋子裏的炕都給燒熱,然後煨些麥杆碾碎後的碎柴火(在關中,這個叫mei(麥在關中的讀音)jian(原諒作者隻知叫法,不知具體是哪個字)。這個姐姐呢,就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成天跟個小炮仗似得,嘴裏嘚不嘚個不停,然後就該幹的都幹了,比如洗自己和妹妹的衣服、叫妹妹起床、給妹妹梳頭帶吃的,出門圍圍脖等等,哎,說白了可能就是個妹控!^o^?偷笑中!

怎麼辦呢?被姐姐知道這段時間的表現這麼的,嗯,差勁,又要經受新一輪的嘮叨荼毒了,哎!真是個甜蜜的負擔啊^o^。

家訪當天。

早上放學後,李穎等在小學大門口。李筱一出校門就看見姐姐了,狗腿般跑過去,擰著身子拉著姐姐的手搖呀搖,“嘻嘻,姐姐,一會不要生氣啊,就是前段時間也不知怎麼了,我腦子暈乎乎的,感覺就跟被孫猴子拿金箍棒敲了幾下一樣,什麼也聽不進去,就被老師抓著批評了。我已經知道錯了,一會老師給大(“大”是關中方言,爸爸的意思)媽說的時候,你要替我解釋啊,順便向老師求求情,以後我再也不會了,啊,姐,行不?”。這樣扭捏著說話的李筱被自己雷的都抖了一下,結果姐姐看見就趕緊用自己額頭輕輕挨了下李筱的額頭,又把手放在自己額頭摸了下後又在李筱的額頭也小心摸了下,然後著急道:“沒燒啊,怎麼還發抖了,是不是太冷了,姐姐摸摸手冰不冰,也不是很冰啊。是不是還有哪裏不美(方言:舒服的意思)啊,給姐姐說說,以前也沒有這樣啊,頭還暈不暈,要不要去衛生所看看大夫啊,啊!說話啊”。看姐姐這樣緊張,弄得李筱很是臉紅,低下頭小小聲說到“我已經沒事了姐,就隻前幾天不知怎麼頭有點暈,今天已經好了。算了,一會不要說這些給大跟媽了,免得他們也擔心,老師那裏說怎樣就怎樣吧,反正我以後不會再那樣了,姐好不?姐~”。“不行”姐姐說“一會吃完飯就去衛生所看看,不然我不放心,萬一小病拖成大病咋辦?就這樣,回吧,等老師吃完再說”。然後姐姐就牽著李筱的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