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國自殘弟屠兄—國盜之十姬??2(2 / 2)

12世紀的時候,丹麥有個名叫薩克索的牧師,奉當時丹麥國王的命令,寫了一部關於丹麥曆史的著作,也因此被稱作是丹麥曆史上第一位史學家。在這部用拉丁文寫成的著作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裏有一部分是關於一個叫阿姆萊瑟斯的故事,他生活在遠遠早於維京時代,就是後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的原型(Dollerup5)。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新即位的丹麥國王羅西克斯命令兄弟兩人豪溫迪勒斯和芬格去守衛加特蘭島。能幹的豪溫迪勒斯很快得到國王的賞識,娶了國王的女兒喬魯莎。他們生有一個兒子,名叫阿姆萊瑟斯。出於嫉妒,芬格殺死了豪溫迪勒斯,然後娶了他的妻子。為了免遭和自己父親同樣的命運,阿姆萊瑟斯假裝自己瘋了。一次,芬格的一個朋友偷聽阿姆萊瑟斯和他母親的私人談話,被阿姆萊瑟斯發現後殺死。於是,芬格就借機派兩個人押解阿姆萊瑟斯去英格蘭,並附上一封給英格蘭國王的信,要他殺死阿姆萊瑟斯。但是機敏的阿姆萊瑟斯在路上更改了信的內容。到了英國之後,國王按照信的要求殺死了兩個押送者,阿姆萊瑟斯還娶了國王的女兒。在英國,阿姆萊瑟斯繼續用他的洞察力和聰明過人的才智,一語道破國王是奴隸的後代,因為他有一雙奴隸的眼睛。回到丹麥之後,他讓所有的人都喝醉,然後放火燒掉了宮廷,殺死了芬格,為他的父親報了仇(Dollerup5-7)。薩克索的故事和莎士比亞的故事在情節上至少有三個相同點。第一是兩個主人公都裝瘋,第二是在英格蘭的居住過程,第三就是主人公死亡的結局。莎士比亞正是利用了丹麥的這個傳說,加上他自己的藝術天賦,重新創造出了哈姆雷特這個有著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人物形象。

毋庸置疑,人類世界發展史上的悲劇成就了藝術殿堂裏的很多不朽人文著作,如哈姆雷特等。媚日者可讀一讀山岡莊八寫的諸如《德川家康》等日本曆史小說,禍起蕭牆骨肉相殘的曆史比比皆是,其與二月河所寫《雍正王朝》裏所描述九王奪嫡中的背叛與殺戮何其相似。電視劇版的《雍正王朝》更是把自殘拍的淋漓盡致。藝術品在以其提煉的人性真善美之精華警示後人,其必然成為人類世界點亮光明的不朽的文化遺產。

因此篇末鄙人沉重之餘,也不會失望,願芸芸蒼生在麵對權利誘惑時,叩問良知,並以此篇自警。

篇末一闋以歎之:兄弟相殘有多難,試看今日公堂前,老父老母剛撒手,頭破血流爭家產,更有老父剛去世,便拉老娘分父錢,昔日同吸老母奶,今日剔個老娘殘。同室操戈恩棄路,昔日骨肉不如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