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鞠躬盡瘁的精神在《淮南子》中:聖人們不怕山高河寬,甘願吃苦蒙受恥辱來謀得君王的信用,他們並不是為了貪圖利祿、羨慕地位,而是一心想要為民謀利、為民除害。曾聽說過古書上這樣說:“神農憔悴,堯帝清瘦,舜帝髒黑,而禹王手足長繭。”由此看來,聖人君王為百姓憂慮勞累也實在厲害。所以從天子帝王到平民百姓,想不動手不抬腳,不費心思不用思慮就能將事情辦好,欲望得到滿足,這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淮南子》“聖人不高山,不廣河,蒙恥辱以幹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臒,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對於帝堯的種種讚譽,史籍不可盡窺,鄙人引先秦《鬻子》(《史記?楚世家》:楚武王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而早喪。”)中的一句話以結尾:“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晝代夜然。故其道首首。然萬世為福,萬世為教者,唯從黃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鬻子以周初創國時的一位智者,作為文王的老師,雖然褒讚五帝,但還是隱晦的說出,萬世為福、萬世為教者是黃帝與虞舜之間的帝王了!
篇未一闋以讚之:上下幾千年,聖人何其多?帝堯若出席,餘者唯喏喏!